【張競專欄】白與柯是否存在政治市場價差?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自從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面臨司法追訴官司纏身後,臺灣民眾黨未來政治發展前景受到各方政治評論家關注,各項依據民意調查結果,所提出推估評斷與臆測論點落差甚大。
 
但自從1月11日臺灣民眾黨舉辦111「釘孤枝」抗議活動,以便聲援該黨前主席柯文哲,經由到場參與活動人數,展現出該黨仍然掌握相當可觀政治能量後;確實是讓許多政治觀察家改口,調整原先所抱持負面評估觀點,並且開始認真思考,就算未來柯文哲無法從司法偵辦過程完全脫身,臺灣民眾黨是否仍然能夠在臺灣政壇佔有一席之地,成為影響未來政治局勢發展變化,並且具備足以讓權力天秤傾覆之關鍵份量。
 
當初政治評論者對於臺灣民眾黨未來前景,之所以會普遍抱持悲觀評價,基本上是依循臺灣政治發展前例,所有藉由單獨領袖魅力作為號召,並且聚合而成之政治黨派或是黨內派系,其存亡都與其領袖人物政壇實力起伏具有高度依存性。假若領袖人物在選戰中失利,逐漸在政治市場價碼下跌,此種個人魅力型政黨所屬政治人物,通常就跟著氣勢消散,最後黨羽離棄扈從背叛,幾乎都成為必然軌跡。
 
因此臺灣民眾黨若是能夠在柯文哲道德形象與政治清譽受到打擊,未來政治市場行情下跌後,繼續維持本身生存發展動力,其實就必須面對這個最嚴肅問題:白與柯是否存在政治市場價差?假若臺灣民眾黨沒有柯文哲之後,儘管必然會受到嚴重挫傷,但卻仍然能夠維持生存,未來就依然仍有可為;否則就會依循前例,逐漸淪為無足輕重小黨,最後難以逃脫苟延殘喘或是土崩瓦解命運。
 
目前發展到此種態勢,吾人必須思考從臺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案至今,中國國民黨所表現基本態度與立場為何?講得再明白些,藍營與柯文哲未來是否還存在任何合作空間?同樣吾人更要問,藍營與白營未來是否還存在任何合作空間?最後更要白營思考,柯文哲與白營是否會永遠綁在一起?是否支持柯文哲還是藍白合作必要先決條件?還是仍有機會繞過柯文哲,未來仍與沒有柯文哲之臺灣民眾黨,存在任何政策與政治運作合作空間?
 
同樣綠營顯然是希望將柯文哲與臺灣民眾黨牢牢綁在一起,特別是動用司法檢調如此大費周章毀壞其個人形象後,豈能不繼續擴大政治殺傷效應,特別強調支持柯文哲就是為臺灣民眾黨背書,票投臺灣民眾黨就是支持柯文哲,讓藍營無法去說服白營切割柯文哲,擺脫柯文哲在藍白合作過程中所引發負面觀感,甚至還要加上免除司法追訴柯文哲所衍生之政治負債。
 
政治分分合合,其中算計總是隨著政治市場行情變化高低起伏而調整,但是在各方都無法透過選戰獨自取得絕對多數前提下,臺灣政壇未來合縱連橫拉攏串聯戲碼避不可免,現實算計影響權力天秤,臺灣民眾黨透過111釘孤枝抗議活動,獲得群眾支持展現政治能量,確實獲得更多談判斡旋籌碼;但民意如流水,其能儎舟亦能覆舟,未來縱橫捭闔誰能掌控全局,政治協商叫價競標大戲即將登場!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