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更近了 「億度千秒」大陸寫新世界紀錄

形如「巨罐」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EAST)裝置。圖/取自央視新聞
形如「巨罐」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EAST)裝置。圖/取自央視新聞

1月20日,在合肥,大陸新一代「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刷新世界紀錄,實現「億度千秒」的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據新華社報導,這象徵著大陸聚變能源研究實現從基礎科學向工程實踐的重要一步,對人類加快實現聚變發電具有重要意義。

界面新聞表示,20日,位於安徽合肥EAST實驗裝置實現了超億度、1066秒的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創下新的世界紀錄。該運行時長突破了千秒量級,較EAST於2023年4月創造的403秒原紀錄,延長了約1.5倍。EAST裝置是中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也是全球首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為國際上最重要的核聚變研究實驗平台之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稱「聚變反應達到千秒量級才能自我維持,跨越『億度千秒』代表著人類首次在實驗裝置上模擬出未來聚變堆運行所需的環境。」核聚變是輕原子核結合成較重原子核並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由於聚變原材料資源相對豐富,且無汙染排放,因此可控核聚變被一直認為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出路,視為「終極能源」。

安徽殤山縣政府官方微博指出,為了獲得像太陽能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持續清潔能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團隊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接力研發EAST裝置,模擬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制,歷經15萬多次實驗,終獲突破。據悉,這次突破充分驗證了千秒億度穩態長脈衝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的集成能力,是未來聚變堆高效穩態運行必備的條件。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