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1月20日,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華盛頓特區正式宣誓就職,開始了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此次就職典禮引發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僅僅因其政策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更因為這是美國歷史上罕見的前總統重返白宮的一刻。在全球經濟挑戰和地緣政治動盪的背景下,川普政府的就職儀式、首批行政命令以及未來政策方向都成為輿論焦點。本文將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結合相關數據,探討川普第二任期的政策藍圖及其對美國和世界的影響。
華盛頓的盛大儀式
川普的就職典禮規模宏大,吸引了數十萬支持者湧入華盛頓特區。儘管典禮前夕天氣陰冷,依然無法阻擋川普忠實粉絲的熱情。根據報導,當天有約 50 萬人參與現場活動,高於 2017 年他首次就職時的 30 萬人。這場典禮不僅有政治意涵,更是一場美國文化與經濟力量的展現。
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Melania Trump)的造型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她選擇了一套深藍色外套搭配象牙色襯衫的服飾,設計簡約卻不失高貴,象徵穩定與希望。美國媒體評論,梅拉尼婭的形象已逐漸成為川普品牌的一部分,其時尚風格也為保守主義注入了現代元素。
除了政治精英,川普的就職典禮吸引了眾多商界巨頭參加,包括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人。馬斯克更在活動中公開提及,他計畫與川普政府合作推動美國的太空計畫,目標是在 2030 年將太空人送上火星。
政策藍圖與首批行政命令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強調,他的首要目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而經濟成長是關鍵。他指出,美國在過去四年的經濟成長雖遭遇挑戰,但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未來將加大對基礎建設和製造業的投資,以促進更多就業機會。他承諾新增 200 萬個工作崗位,並將美國失業率維持在 4% 以下。
就職首日,川普簽署了 17 項行政命令,內容涵蓋貿易、移民、能源等領域。特別是在貿易政策方面,他要求對美國的所有貿易協定進行重新審查,並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的鋼鋁關稅。此舉立即引發市場震盪,美國股市在當天收盤下跌 1.5%。
此外,川普還簽署了一項能源行政命令,解除多項限制,允許更多石油和天然氣項目在聯邦土地上進行開採。他聲稱,這將使美國能源產業在 2030 年前新增 50 萬個高薪工作崗位,並降低全國能源價格 20%。
對外政策的強硬訊號
在國際舞台上,川普的政策依然以「美國優先」為核心。他特別點名中國大陸,宣布要求字節跳動(ByteDance)在 75 天內出售 TikTok 的美國業務,否則將面臨全面禁令。川普強調,這是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削弱中國大陸技術影響力的必要一步。
對於美中貿易問題,川普曾誓言要大幅提高中國大陸進口商品關稅,但他的這把關稅大刀在上任之後似乎先輕輕放下。川普週二(1/21)表示,正考慮從下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川普表示,這是應對中國大陸未有效打擊毒品芬太尼販運至墨西哥、加拿大,再轉入美國境內的警示。川普週一針對延緩執行TikTok禁令時表示,他會要求中國出售TikTok五成股份,若遭到拒絕,他不排除會一路調高對中國大陸的課徵關稅直至100%。
除了中國大陸,川普也對歐洲盟友釋放出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北約(NATO)成員國必須將軍費開支提高到 GDP 的 3%,否則美國將重新考慮對北約的承諾。這一表態被視為對歐洲國家的強烈警告,也顯示出川普政府將繼續採取更加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
國內挑戰與反對聲音
川普的第二任期雖獲得大批支持者的歡迎,但也面臨民主黨的強烈反對。副總統候選人華茲(Kamala Harris)批評川普的就職演說充滿「對抗性言辭」,認為他的政策將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此外,多個民調顯示,僅有 45% 的美國人支持川普的就職後政策,反對率則高達 50%。
經濟學家對川普的財政政策也持保留態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川普計劃中的減稅和基建支出可能導致美國的國債在 2026 年突破 GDP 的 140%,創下歷史新高。一些專家擔憂,這將使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年面臨更大的通膨風險。
媒體與言論自由
就職典禮後,川普政府迅速採取行動,加強對社交媒體平台的監管。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主要社交媒體公司公開其內容審查標準,並警告若不遵守將面臨巨額罰款。川普批評大科技公司對保守派聲音的壓制,認為這是對言論自由的威脅。然而,批評者認為此舉可能加劇社會分裂,並對資訊自由流通構成挑戰。
川普的第二個總統任期以大膽的政策和雄心壯志拉開序幕,儘管面臨反對派的強烈批評,但他依然以「美國優先」的姿態堅定推進改革。不論是貿易、能源還是科技政策,川普的行動將對美國和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在國內外矛盾交織的局勢下,川普能否如他所願,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將成為未來四年的最大看點。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