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雖然自己從未吸菸,卻在健康檢查中被診斷出肺腺癌第一期。對此,高雄長庚醫院胸腔科醫師王金洲表示,近二十年來,不吸菸的肺癌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女性患者的年齡有逐漸降低的趨勢。
林珍羽指出,她在得知罹癌後,心裡充滿疑問「她沒有家族病史,平常作息勉強算正常、沒有抽菸,怎麼會有毛玻璃狀肺結節」但事實是,肺腺癌與吸菸的關聯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直接,空氣污染、基因、生活環境等因素,都可能成為高風險族群。
林珍羽表示,幸好在健檢中心建議下做低劑量斷層掃描,在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時就及時發現肺部有1.2公分的腫瘤。經過門診評估,醫生建議盡快手術治療。這一步,為她爭取了最寶貴的機會,也讓醫生說「還好發現得早」,經過手術化驗後,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
衛生福利部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自今年元旦起,擴大風險對象至45至74歲的男性及40至74歲的女性,並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曾被診斷為肺癌,或是年滿50至74歲的吸菸者,並且有20包/年的吸菸史,且仍在吸菸或戒菸不滿15年。
王金洲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現在肺腺癌患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建議有吸菸歷史、家族中有肺腺癌病史或曾接觸重金屬的工業汙染人群,應該考慮接受公費或自費的LDCT篩檢。以重金屬暴露為例,建議針對50歲以上的民眾進行篩檢。
王金洲補充,依照過往經驗,在那些檢查出有結節的患者中,惡性腫瘤的比例僅約為5%,所以民眾不需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