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輝/前海軍上校、艦長
在前文中,我們探討了北京是否能夠將台灣海峽劃入中國的內海。此問題主要屬於法律範疇,討論空間相對有限,因為國際法已有明確的規範。然而,明居正老師的其他三個論點,由於涉及國際政治與經濟層面的多方角力,這使得不同立場的人可能會產生不同解讀。基於此,本文嘗試從更廣闊的視角剖析這些論點,以促進更理性與深入的討論。
二、美國90%的高階晶片向台灣購買
若台灣被統一,美國將失去90%的高階晶片來源,這對華盛頓而言無疑是一大損失。然而,這種因果關係是否必然成立?讓我們進一步探討幾個關鍵因素。
1. 北京是否會侵犯私人企業權益?
根據中國《反分裂國家法》第九條,北京在採取非和平手段進行統一時,須「最大可能」保護台灣民眾及外國人的財產權益。雖然這條法律的實踐仍有待觀察,但「有法可循」總比「無法可依」更具保障。此外,隨著中國的崛起與國際影響力增強,中共越來越重視「言必行,行必果」的承諾。因此,北京是否會選擇直接沒收台灣私人企業的資產,值得進一步推敲。
2. 外資對台積電的控制力
截至目前,外資持有台積電73.59%的股份,顯示它實際上是一家由國際資本主導的公司。若統一後,北京試圖全面接管台積電,勢必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的強烈反彈,甚至導致相關國家的嚴厲反制。歷史經驗顯示,中國在處理大型外資企業時通常相當謹慎,因為這不僅涉及政府的國際形象,也關係到外商投資意願與全球經濟穩定。
3. 美國掌握技術知識產權
美國對先進晶片製造的核心技術擁有關鍵影響力。韓國、日本、荷蘭等國之所以屈從於華盛頓的技術管制,正是因為美國掌握了晶片生產的重要專利與關鍵設備。即便統一以後,北京能夠控制台積電的硬體設施,若無法取得必要的軟體技術與關鍵零組件,仍難以維持高階晶片的生產。
4. 先進晶片產業的成功因素
半導體產業不同於傳統資源型產業,如石油或礦產,無法單靠接管工廠就能獲取資源並持續運作。先進晶片的技術人才、供應鏈體系、國際市場信任等,都是維持競爭力的要素。若戰爭爆發,工程師出走、供應鏈中斷,台積電的產能恐將無法正常運行,最終可能造成北京與華盛頓雙輸的局面。
綜上所述,北京若試圖以台灣的晶片產業作為對抗美國的籌碼,最可能的結果是兩敗俱傷。也因此,較可預見的情境是中美透過談判,在確保高階晶片供應穩定的前提下,北京尋求華盛頓對統一的默許。
三、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遠高於烏克蘭
烏俄戰爭爆發後,波蘭國營軍備集團(PGZ)預估,未來10至15年,全球軍火需求將持續維持在高檔。烏克蘭並非北約成員,但正如明老師在節目中所言,歐洲各國擔憂俄羅斯擴張,可能進一步威脅其他國家,這促使北約32國大力支援烏克蘭。
相較之下,台海若爆發戰爭,第1島鏈國家是否會同樣投入?北京統一台灣以後,解放軍是否會進一步侵略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少了「唇亡齒寒」的威脅感,其他國家將作壁上觀,如此台海衝突將局限於兩岸之間,也只有台灣與中國大陸可能大量消耗軍火。
美國是一個軍工複合體國家。從軍火需求的角度來看,相較於烏克蘭,台灣對美國的價值究竟更高,還是相對有限?
四、北京若順利統一,將向世界傳達修昔底德陷阱之爭,美國徹底失敗的訊息
我認同這一觀點:如果美國坐視北京武統成功,無異向全球宣告美中修昔底德陷阱之爭,美國徹底失敗。前提雖如此,但導致的後果卻未必如明老師所言:美軍撤出第一島鏈、美元體系崩潰,美國遭遇全面挫敗。
過去數年,世局之所以動盪,美中競爭是核心議題。為了維持霸權地位,華盛頓不遺餘力地從仇中的認知戰下手,到經濟制裁、技術封鎖、國際聯盟等全方位圍堵中國。然而,迄今為止,美國獲勝了嗎?若衝突進一步升級,美國是否仍握有勝算?
如果美國有能力完全壓制中國,川普絕不會手軟。但這場博弈若最終演變成雙方皆無法輕易取勝的「七傷拳」,川普是否可能識時務地改變策略,轉向更有利的交易,而非無休止的對抗?
川普與傳統政客不同,他強調交易本質,對盟友的態度更為現實,並不迷戀現有國際秩序。若美國無法輕易戰勝中國,他是否可能尋求利益最大化的妥協,而非全面衝突對抗?
假如北京發動武統,美國選擇介入,美軍必須確保勝利,否則恐如明老師所言:美國將遭遇毀滅性挫敗。從此,世界格局將由東方主導,美國淪為次要強權。可是,假如美國選擇不介入,不參戰,沒有「戰敗」,全球格局能否維持兩強並立?
台灣在川普心中的地位,可從他的言論窺見一二:
1. 台灣只是筆尖,大陸是桌面。
2. 台灣距美國遙遠,但離中國太近,難以防衛。
3. 拒絕承諾協防台灣(相較之下,拜登曾4次明確表態)。
4. 台灣應支付更多保護費,國防預算應提升至GDP的10%。
5. 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
這些言論顯示,川普對台灣的立場既現實又強硬。其實在他的世界觀中,並不存在不可割捨的盟友。如果他認為放棄台灣能換取對美國更有利的條件,台灣是否會被當成交易的籌碼?
結論
川普2.0是否會將台灣視為棄子?從他過往的言論與商人本質來看,他極可能將台灣視為一項交易變數,而非美國戰略的核心。對台灣而言,真正的問題並非美國是否會放棄,而是如何在中美競爭的大環境中,尋求一條最有利於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道路。
美國的全球戰略核心在於維護自身霸權,而非捍衛台灣的民主與自由。面對未來的變局,台灣必須清楚認識──若選擇獨立,兩岸必戰,美軍不會介入,最終為此付出生命代價的,將是台灣的子弟!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