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川普施壓,巴拿馬斷絕中巴聯繫
在全球政治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巴拿馬(Panama)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強大壓力下,選擇終止了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重要合作協議。這項決定並非一時之選,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戰略性調整。根據2021年11月1日雅虎(Yahoo)服務不再於中國大陸可訪問的消息顯示,中美之間的資訊壁壘正在逐步加劇。在此背景下,巴拿馬政府承諾將結束一項涉及運河管理的關鍵協定,該協定原本旨在促進兩國在物流及貿易領域的合作。這一舉措不僅對中巴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改變了中美洲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
具體而言,自2017年起,中巴兩國開始建立更為緊密的經濟聯繫,其中包括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然而,隨著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採取更為激進的態度,特別是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這些合作計劃受到了嚴重挑戰。據報導,川普曾多次公開批評中國大陸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並將其視為全球秩序的主要威脅之一。面對這樣的外部壓力,巴拿馬最終選擇站在了美國一邊,進一步削弱了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合作關係。
國際輿論與內政考量
巴拿馬的決策並非僅僅基於外部因素,而是考慮到了國內政治環境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一方面,巴拿馬希望通過靠近美國來獲得更多的經濟援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則必須承受來自中國大陸方面的反制措施。例如,在過去幾年間,中國大陸已成為巴拿馬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雙邊貿易額從2015年的約6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的超過10億美元。因此,終止與中國大陸的合作無疑會對巴拿馬的經濟造成一定的衝擊。
此外,巴拿馬還需要應對國內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分歧。目前,副總統候選人中民主黨的華茲(Watts)和共和黨的萬斯(Vance)對於如何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持有不同的看法。華茲主張保持與中國大陸的友好關係,認為這樣有利於推動巴拿馬經濟的長期成長;而萬斯則支持加強與美國的聯盟,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這種內部的意見分歧使得巴拿馬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時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
隨著巴拿馬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進入新的階段,雙方都需要重新評估彼此的角色與定位。對於巴拿馬而言,如何在保持與美國良好關係的同時,尋找新的合作夥伴,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數據顯示,巴拿馬的GDP自2018年至2023年間平均每年成長率達到了4.5%,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外貿和旅遊業的推動。然而,失去中國大陸這樣一個潛在的重要市場,可能對巴拿馬的經濟成長構成威脅。
為了彌補這一損失,巴拿馬正在積極探索其他合作機會。例如,巴拿馬政府已與歐盟就深化經貿合作進行了初步磋商,並且計畫擴大與南韓(South Korea)、日本等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此外,巴拿馬還希望通過提升本地區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外國投資,尤其是來自美國的資本。有專家預測,如果能夠成功實施上述策略,巴拿馬的經濟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穩步成長,通膨水平亦將得到有效控制。
對於中國大陸來說,雖然失去了巴拿馬這樣一個潛在的重要盟友,但也提供了反思現有外交策略、調整政策方向的機會。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與中國大陸的合作關係,北京方面也需要更加靈活地應對各種挑戰,確保「一帶一路」倡議能夠順利推進。
總結來說,巴拿馬在川普壓力下放棄與中國大陸的關鍵倡議,不僅反映了當前國際局勢的複雜性,也揭示了小國在外來壓力面前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然而,正是這樣的變革時期,往往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與機遇。巴拿馬的下一步棋將如何走?這值得我們持續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巴拿馬將如何平衡與美國及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將是決定其未來走向的關鍵所在。無論結果如何,這次事件都將成為國際政治學者研究的一個重要案例,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