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日前報導指稱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在總統大選前與前台北市長辦公室主任李文宗直通習近平辦公室,積極推動「柯郭配」,儘管張顯耀對此事發聲明駁斥,但高雄橋頭地檢署昨(12日)仍以其涉嫌與三聯集團非法吸金案主嫌徐少東一同協助陸資對台介選,依反滲透法起訴,張顯耀則至今尚未針對被起訴一事回應。
週刊日前爆料指出,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曾和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左右手李文宗會面,透露自己已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辦公室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要促成2024總統大選「柯郭(台銘)配」。對此,張顯耀昨發出聲明駁斥相關報導。
聲明指出,稱他「銜義聯集團創辦人之命知會」某訊息一事,完全不實在。所謂他「與大陸高層會面,確認大陸正面看待柯主席的態度」亦非事實。他任職於義聯集團,近年來赴陸,僅處理集團在大陸投資相關事宜。
聲明表示,另台北市政府與大陸間有多年的雙城論壇等互動,關於大陸方面對柯文哲的態度如何,柯市府應有更直接詳實的了解。更何況事後於今日觀察了解,大陸方面自始不可能正面支持柯文哲。
聲明表示,張顯耀未於柯辦中擔任任何職務,也未募款。選舉為民主社會中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大選期間,人民對「柯侯配」、「郭柯配」或其他組合,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他多年來從事國際及兩岸事務研究,並服務於海基會、陸委會等公職,於大選前委託國內具公信力的世新大學、Quickseek 等民調單位做選前民調,並非前述報導所謂散布假民調。
總統大選後,張顯耀去年1月已遭檢方前往其位於左營住處大規模搜索,並傳喚到案,當時他強烈否認接受大陸資金介入總統選舉,但檢方仍依其違反總統副總統罷免法及反滲透法,並諭知以100萬元交保。
張顯耀發表聲明後,高雄橋頭地檢署的起訴書與媒體所述差別不大。起訴書指出,「張顯耀在明知國民黨已於2023年5月17日正式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為總統候選人的情況下,卻被中方以滲透方式操控,要求他協助提升當時有意參選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聲量,促使國民黨撤換侯友宜,改由郭台銘代表國民黨參選,並與當時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搭檔形成『郭柯配』。」
起訴書表示,「張顯耀於2023年8月4日舉辦了名為『2024台灣總統大選與中美關係的互動與影響』論壇,並在隨後記者會中接受媒體訪問,為郭台銘進行宣傳。他還發布民調,內容指出若郭台銘與柯文哲合作,三組候選人的支持率依序為賴清德35.64%、郭柯配34.8%、侯友宜17.4%;張顯耀在論壇中表示,郭台銘將成為未來在野力量整合的重要關鍵,若兩者合作,其民調將接近賴清德。」
此外,「張顯耀也於同年9月6日草擬一份名為『2024台灣總統選舉的變數與可能發展』的檔案,並將此檔案轉交給周姓中國高層等人,以書面形式表達對於郭台銘參選的支持。隨後在9月11日,他親自前往中國會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等人,以確認郭台銘參選的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