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今在國安高層會議的會後記者會中,有外媒提問關於川普指「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要如何因應,賴清德說,他當然知道川普總統對半導體產業中的製造關切,台灣政府會跟半導體產業互相做溝通討論,並擬定好的策略、擬出好的方案,持續跟美國進一步溝通。
《路透》記者的問題,是針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不斷提到「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之說。賴清德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甚至全球半導體產業是一個生態系,好比美國擅長IC設計、研發還有行銷,日本有零件、設備還有技術,荷蘭有設備,台灣是長於晶片製造,全球半導體產業是生態系也是分工。
他說,面對川普總統的新作為,台灣必須沉著因應,要跟業界好好溝通,彼此討論,然後謀定而後動,希望創造多贏的局面,不僅僅能確保美國利益,台灣產業也有進一步發展空間,那也是為什麼會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最重要的原因。
《紐約時報》提問說,「川普上台後,針對許多國家準備開徵關稅措施,台灣是否效仿日本承諾對美大筆投資,釋出利多的打算?」、「台灣因應此變局,可否說明更具體措施,特別針對半導體產業」。
對此,賴清德表示,美國多次提到要針對逆差大的國家採取經濟或關稅政策,也因此政府正啟動相關規劃,由行政院盤點台美經濟合作的所有機會,未來將透過雙方緊密合作,擴大對美國的投資與採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政府也將強化台灣企業增加對美投資的相關輔導與鼓勵,推進台灣產業的全球布局與壯大。
賴清德說,不管提高國防預算、增加對美採購或對美投資,都是目前政府積極準備,更重要是,台灣將強化台美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等技術開發以及創造製造方面的合作,打造台美策略性經濟合作夥伴關係的新時代。他說,除面對川普總統提出的單一問題,也希望藉此展開台美更全面性的夥伴關係,讓雙邊關係更緊密,台美因此獲得經濟發展利益。
此外,《聯合報》提問指出,美日領袖峰會聯合聲明雖重申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但川普13日公開表示,要與中國、俄羅斯舉行三方峰會。川普也曾自稱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非常好的私交,我方是否憂心,台灣在美中未來可能更熱絡互動下成為談判的「棋子」?台灣是否會遭邊緣化?台灣夾在美中兩強間,如何自保?
賴總統回應說,從全球角度與台灣現在的整體國力看,無論在全球供應鏈體系間或區域安全角色上,台灣都是區域與全球不可或缺的一員,「我們是棋手,不會是棋子」。
他說,這也是為什麼不論是最近美日峰會或G7等國際宣言中,支持台海現狀穩定、反對片面脅迫破壞,這已是國際主流意見,也符合全球核心利益。更重要是,國際關注台灣是台灣人有無自我防衛的意志,會不會團結一致對外,這才是世界看待台灣、決定是否支持台灣的關鍵。
對提升我國防預算,賴總統說,台灣必須展現自我保護決心,大家必須了解,台灣的國防預算有很大的變化,政府強化國防能力的決心相當堅定。馬政府時期2009到2016年,台灣國防預算平均是負1.05%,是負成長,但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2017到2024年國防預算規模成長80.47% ,年平均成長率7.85%,高於GDP成長率4.75%,後續為展現台灣保護國家的決心,「我們會尋求特別預算,來提高國防經費」。
賴清德稱,2025年是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一年,面對全球情勢變化,台灣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防止中國統戰滲透及認知作戰、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機會。
賴清德再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伙伴倡議」,表示願與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打造更具韌性、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並運用尖端半導體優勢,建立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
對於美中關係發展,賴清德強調,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體系及區域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我們是棋手,不是棋子」。他表示,支持台海現狀穩定、反對片面脅迫和破壞已是國際主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