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將高中國文刪得只剩下15篇文言文,一群憂心忡忡的大學教授為了幫學子「補血」,費時5年,於去年5月完成《理想的讀本》一書共8大冊。不過教授們會「寫書」卻不太會「賣書」,前國大代表、一爐香文化公司董事長高惠宇毅然扛下重責,為推廣經典閱讀而奔走。
「龜毛」教授群精心打造
擔任過記者、國大代表、立委、廣播主持人,現在搖身一變出版人,閱歷豐富的高惠宇動作快、語速快,完全看不出年近8旬。她表示,自己是2年前《理想的讀本》出到第6冊時才接手,主要也是希望借重她的人脈推廣此書。
《理想的讀本》是由作家羅智成統籌架構好各冊15課經史子集等領域的比例之後,再跟教授們討論選文,過程非常繁複。一群近乎「龜毛」的文學教授精心打造出來的、希望成為學子替代教材的《理想的讀本》,完成度讓各方驚豔,不但內容扎實還圖文並茂,高惠宇強調「每一幀配圖都有版權」,其美術設計被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盛讚為「故宮文物級的水準」。
高惠宇說,這套書選的都是經典,既然是經典就不怕退潮流,就像清朝康熙年間編撰的《古文觀止》,一直到現在還有人讀。「300年後我們又編了一套《理想的讀本》,這就是當代版的《古文觀止》,但是比《古文觀止》更齊全,選入五四時期作品、西方翻譯作品等。」
高惠宇表示,當108課綱把古文刪到只剩15篇且斷絕脈絡,結果就是學子語言貧乏、思想貧乏、寫作貧乏,這是現在學生的共同問題。《理想的讀本》希望為學子們補充「文化底氣」,目標讀者是高二、高三學生,但也可延伸至大學生、社會人士,希望在變動的時代中,找到讓心靈安身立命的桅桿。
經典離我們並不遠
高惠宇說,中學是一個人奠定思想高度、拓寬視野能見度的重要時期,一篇好的文章常常可以給予學子深遠影響。她自己最近讀的是《理想的讀本》中介紹宋代理學鵝湖會的朱熹及陸九淵(第5冊),得到很多啟發;另外民國初年革命烈士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第7冊),題解介紹該文「不只是一個人寫給一個人的情書,更是一代人寫給一代人的情書」,一下子就打開了這篇文章的廣度。
高惠宇表示,經典距離我們其實並不遠,近年中國大陸也從歷史文化中找到許多素材。例如2022年大陸一齣以宋朝為背景、由大陸一線演員劉亦菲、陳曉主演的古裝劇《夢華錄》,其重要參考資料〈東京夢華錄〉就收錄於《理想的讀本》第4冊。
推廣是一大難題
書編好了,接下來要推廣。高惠宇說,《理想的讀本》一開始起步還算順利,第一桶金是一位企業家夫人大力贊助,讓他們能夠付印以及付給教授們優渥的稿費,教授感受到尊重,所以也是嘔心瀝血選文、寫註釋,《理想的讀本》一篇500字的文本,往往引導和介紹文字就長達10幾頁、數萬字。另外2年前也有企業家贊助,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接洽之後,贈書給台中市公立高中和圖書館,2年來《理想的讀本》送出的比賣出的多。
但可能是一開始太順利,之後就碰到很多挫折。高惠宇說,一大原因是近年來在台灣的意識形態氛圍之下,「讀古文」被扭曲為「親中」,而企業家不希望被貼上政治標籤,紛紛打退堂鼓。像此前曾有建商承諾「只要客戶訂一套房,就送一套《理想的讀本》」,但後來也因為「內部有不同意見」而中斷。
另一原因也是因為《理想的讀本》幾乎沒有宣傳。去年5月9日,《理想的讀本》全套8冊出齊了,雖找了2位重量級作家黃碧端跟隱地在兩大報寫了推薦文,另外《文訊》雜誌也有推薦,還有幾位教授們上節目介紹,但是推廣幅度還是不夠大。
高惠宇表示,《理想的讀本》前後8冊出版時間有5年落差,但因為整套書愈編愈厚,8冊下來重量非常可觀,因此各大書店鋪貨通常只有單本,沒有全套,想買全套只能向一爐香訂書,但一爐香是極「迷你」的出版社,包括高惠宇在內也只有3個工作人員,沒有電話、沒有實體辦公室,若有人訂書就必須去印刷廠調貨,相當克難。平台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千古經典不寂寞
「我的工作主要是化緣!」高惠宇表示,這2年她到處奔走,只要有媒體願意採訪,或是有人願意贈書,她一定赴約。還有人建議她結合podcast,高惠宇隨口編出一段文案:「今天你心情很陰暗嗎?宋朝大文豪蘇東坡被謫放黃州的時候,心情也非常陰暗,但他沒有被擊垮,反而買了一掛豬肉跟醬油、反覆試驗,做出大家讚不絕口的東坡肉!以上出自《理想的讀本》第6冊。」
高惠宇表示,只要能為《理想的讀本》找出一條路,她都願意去嘗試,她把此視為階段式的使命。過了這一關之後還有更大夢想嗎?高惠宇說,下一步是希望往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地推廣,這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文明資產,相信經典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