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今日上午宣布,將參選今年的「檢察人事審議委員會委員「檢審委員」,他表示,新一屆檢察人事審議委員會將面對新的政治環境,包括新的總統和部長,新的國會和3個黨團。新的政治環境,將帶來新的民主問責,注入新的改革議程和改革動能;當然,也可能導入新一代的人事干預。如何應對,是新一屆民選委員的重責大任。期盼北檢及全國檢察官支持。
林達表示,檢察的人事,從檢察長的遴選、主任檢察官的圈選、行政司處的借調,攸關檢察士氣,也攸關檢察獨立,應當避免內部裙帶關係,更要阻斷外部政治關說。唯有透過法務部長和檢審會共同建立的公正公平制度,才能確保適才適任,符合檢察官期待。而林達過去也曾擔任2屆檢審委員,此次再度參選,期盼能鞏固改革並推進議程。
林達並以檢察機關最重要的人事任命案檢察長為例,他過去在初任檢審委員時發現,檢察長的選任程序,長期毫無章法:法務部公告遴選時間不可思議的超級短,沒有正式報名機制,符合資格的名冊竟高達300位以上,全靠9位民選委員在開會前一天的「會前會」閉門討論。經他本人徵詢許多前任委員,才知道討論人選幾乎都來自部裡或首長們「口袋名單」。
有意角逐者若不能入長官的法眼,就只能被迫私下請託委員,甚至尋求外部政客關說,各方勢力大顯神通。這樣的機制,部長及首長們得以保密運作,而9位民選委員手握權柄,其中不乏罔顧民意、取寵於長官之人,形成裙帶關係。
這5年來,由於9位民選委員和蔡清祥部長之間建立的默契,讓檢察長遴選制度得以在公開透明的制度下,形成運作慣例,降低了早年的裙帶關係和不良風氣。然而,這個運作慣例,並無法規確保,也不易明定於法規,林達認為大家都期盼這個運作慣例在未來都能延續下去,這需要新一屆民選委員和未來部長的合作。希望在新的政治環境下,讓檢察人事民主機制得以延續和確保。
另外,檢察業務的改革,包含工作負擔過重,應如何修改刑事訴訟法、修改運作準則,以及確立檢察官助理的正式預算等,在新的政治環境下,也都需要溝通與協調。有些議題或許不是檢審會能決定的,但檢審會作為民選委員和法務部的正式溝通平台,林達強調,未來若他有幸當選,期盼和所有民選委員都能利用這個平台,充分反映基層檢察官民意來和未來的部長溝通。他也承諾會盡最大努力,致力捍衛檢察獨立,推動檢察人事改革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