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以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與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接連訪台,並分別與賴總統及副總統蕭美琴會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兩位美國訪賓皆曾與美國川普意見相左,不是被冷凍就是被拉黑,台灣此時高調接待這兩人,是否反映台灣國安團隊對川普重返白宮的形勢出現嚴重誤判?
川普在第一任期確實多次對台展現支持,如提供軍售、強化美台關係等,但他更重視的是「交易外交」,在美國付出的同時,更要求盟友承擔更多義務。上台前後他多次暗示台灣要繳「保護費」,甚至想將台積電產業鏈遷往美國,確保美國半導體的主導地位。這些政策顯示,川普政府對台態度並非單純友善,而是高度的現實主義,台灣若未能準確掌握川普思維,可能導致政策錯誤評估,影響未來的台美關係。
然而從川普上台至今,賴政府對美決策似摸不著頭緒。美國著名政治學者葛萊儀(Bonnie Glaser)透露,台灣近期曾派高層官員三波赴美,卻無法接觸川普團隊的核心人物,顯示賴政府面對美國政局的佈局已出現嚴重落差。如今,台灣反而接待與川普不合的政治人物,眾所周知彭斯在選民佔據國會山莊後與川普公然絕裂,暴民甚至高喊「吊死彭斯」。不是說我們到訪的「老朋友」不聞不問,這是人之常情,但高調接待可能進一步加深川普陣營對台灣的不滿,導致台美溝通更困難。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二任期,但賴政府不宜照搬蔡英文時期面對首任川普的決策風格。事實上,由於在國內川普已掌握「激進左派」民主黨的攻勢,在傳統基金會「project 2025」及馬斯克(Elon Musk)「政府效率部」(DOGE)雙重出擊下,美國在海內外勢將有番作為。特別是面對具「黑幫老大」性格的川普,台灣一方面不該凡事言聽計從,另方面應該盤整所有籌碼,不卑不亢,以台灣利益為出發點,才可能站穩立場腳步,有理有利地面對川普。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台灣的國安團隊不能犯錯誤,台灣正處於地緣政治博弈關鍵時刻,如何在川普新政局中保持靈活,將是國安團隊須審慎考量的課題。盡量滿足川普需求之餘,更要捍衛在台美關係中台灣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