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成趕作業「神器」 陸生家長憂孩子思維能力退化

陸企年初宣布AI大模型「DeepSeek」R1問世後,因功能強大使用便利,不少家長開始擔心是否造成孩子思維退化。圖/取自第一財經
陸企年初宣布AI大模型「DeepSeek」R1問世後,因功能強大使用便利,不少家長開始擔心是否造成孩子思維退化。圖/取自第一財經

台灣中小學上周開課,大陸學制與台灣差不多,開學前學生瘋狂補作業,但今年較特別的是,大陸科技公司發表DeepSeek人工智慧模型,因能力強大使用便利,成為孩子趕作業的「神器」,導致如今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過度依賴,思維能力可能退化。

大陸《澎湃新聞》和微信公眾號「央廣網」報導,近日居住武漢漢口的黃女士發現,三年級的兒子竟用AI幫忙寫作業。「老師要求每週寫一篇作文,兒子把作文題和需求發給AI,立即生成作文,兒子照抄。」

此外,小王同學在南京一所高中讀高一,一篇與「AI時代」相關的作文難住了他。在DeepSeek輸入題目後,它很快提供7個建議,包括提升學習效率、培養核心能力、終身學習、培養跨學科能力、學會和AI協作等。根據這些建議,他逐漸梳理出寫作思路。

有網友稱「第一批用DeepSeek趕寒假作業的孩子出現了」,小紅書上已有家長出現了這樣的擔憂。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家長也從擔心作業無法完成轉而擔心作業完成太快。如果孩子過度依賴AI,可能導致思維能力退化,表現為知識碎片化、思考能力下降及面對開放性問題缺乏主動性等後果。

一名家長對澎湃新聞說,「我們一直秉持開放態度,鼓勵孩子探索和思考。寒假碰到問題,我們也建議孩子嘗試向AI提問。起初,她可能不太熟悉提問方式,導致回答有些落差。但經過幾次調整和改進,問題表述越來越精準,答案也越來越精確。」但這位家長也提出他的擔憂:網路世界雖然資源豐富,但也魚龍混雜,稍不留神就可能誤導孩子。

對於學生用AI趕作業,武漢經濟開發區神龍小學教師陳浩認為,比「完成寒假作業」更重要的,是完成作業的態度。作業本應是學生理解知識、培養思考能力的重要步驟,不是為應付學校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如果用AI做題,寫出的答案不符合學生當前水準,孩子可能會錯過老師有針對性的講解和輔導。

不過,上海新普陀小學東校校長壽俊梅認為,使用DeepSeek是一種學習的輔助,學校支持學生借助AI工具完成綜合類作業,在資訊篩查過程中,完成有意義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更好促進學生探索的熱忱,提升思考品質。

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的武教授則表示,這提醒老師究竟該佈置怎樣的作業,才能培養學生能力。死記硬背的作業,大模型完全可完成,學校的作業和考試可能更需要考察孩子的推理甚至嚴謹性才有意義。這樣即使孩子借助DeepSeek等大資料模型,也還需要透過獨立思考去理解和完善,才能完整作答。

DeepSeek在學生作業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有網友認為,DeepSeek是寒假作業好幫手,但更多網友認為,用AI寫作業就是新型的抄作業,不僅可能出現學生完全不理解,日後遇上國家級或國際級考試,結果必定很傻眼。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