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以 AI 重塑華府 民主黨還在用老舊戰法自嗨

美國總統川普(右)上台後由馬斯克(左)成立「政府效率部」,對深藍的民主黨展開圍剿,至今揭露不少過去罕為人知的弊端,雖然評價兩極,但也贏得不少人叫好。圖/取自Mel Gibson - Exposing the Elites Commentary X
美國總統川普(右)上台後由馬斯克(左)成立「政府效率部」,對深藍的民主黨展開圍剿,至今揭露不少過去罕為人知的弊端,雖然評價兩極,但也贏得不少人叫好。圖/取自Mel Gibson - Exposing the Elites Commentary X

2024 年中,資深媒體人曾淯菁曾針對LLM(大型語言模型)與 AI對大選的潛在影響做過一則報導,她說,當時受訪者詹益鑑曾警告AI可能對傳統「不熟悉科技」的共和黨有利,從而對美國政治生態產生顛覆性影響。科技大佬Jack McCauley甚至斷言:「AI能降低宣傳成本,對競選經費是民主黨1/3的共和黨有利」,這正是共和黨「低成本、高效能」戰略的殺手鐧。

曾淯菁說,如今不到一年,這個預言已成真。AI不僅改變了選舉戰場,還讓共和黨步入光速時代,而民主黨則如恐龍一般,仍在舊時代緩慢爬行。

民主黨的老舊抗議VS.共和黨的AI數位閃電戰

曾淯菁在臉書發文要臉友想像這一幕:民主黨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Elisabeth Warren)率領支持者,在嚴寒天氣中上街頭,嘴裡高唱著:「Which side are you on, we are fighting Doge and Elon Musk, well win!!」。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則手舉一盒雞蛋,站在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和財政部大樓前高喊:「我們會贏!」

民主黨參議員華倫的抗議身影不斷出現,不管嚴寒的冬天或夏天,但終就是民主黨的老舊抗議。圖/取自Elizabeth Warren FB

民主黨參議員華倫的抗議身影不斷出現,不管嚴寒的冬天或夏天,但終就是民主黨的老舊抗議。圖/取自Elizabeth Warren FB

結果呢?這場傳統媒體精心設計的老套抗議,在黨內也引發冷嘲熱諷。但曾淯菁說,相較之下,共和黨的 DOGE(政府效率部)只花數週,靠幾個數位忍者挖出數十年來的政府黑幕。

今日最新由DOGE揭露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 & Medicaid)系統,竟有數百萬「140 歲以上」的「超級人瑞」,仍在領取福利!(這究竟是誰?想親眼目睹 150歲的人瑞!)如果將範圍擴展到110歲以上,則詐欺案例可能破千萬!

過去,這種調查恐需數千位包括會計師和鑑識專家,耗時1-2年才能完成。例如每個部門至少需2名資深審計員、40名普通會計師,每10個部門需要1-2個鑑識科專家和不少法務人員,以聯邦437個機構來說,需耗時幾年內才能完成。而馬斯克的演算法只需幾週,就揭露重大弊案,且不需支付「總額」恐高達數十億美金的費用。這就是 AI 時代的效率革命!

但在資訊時代,民主黨的傳統抗議已成茶杯裡風暴。曾淯菁表示,美國政媒Politico 16日「罕見」發表了一篇「誠實報導」:《Dems concede Republicans running circles around them online as Trump remakes Washington》。這篇文章不再談「川普是獨裁者」,不再談「憲政危機」,也不再聲稱「川普毀了美國」,而是罕見地檢討民主黨的網路戰全面失守,看來,被DOGE查出收受 USAID 高額訂閱費,金流被切斷後,新聞記者的操守和誠信,迅速歸隊?!

該文虛心檢討說:共和黨的DOGE X平台上開設官方帳號,短短數月內吸引 420萬粉絲,形成網路言論主導權。同時,民主黨的DNC(全國委員會)1月才匆忙推出「即時回應帳號」,結果可憐地只有12.1萬粉絲,連DOGE的零頭都不到!

共和黨的網紅軍VS.民主黨的街頭運動

在川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初期,民主黨的網路影響力早已全面崩潰。曾淯菁根據實際比對說,DNC的帳號粉絲數僅為@RapidResponse47(川普白宮官方帳號)的1/5;美國眾議院民主黨團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粉絲數近 100萬,但馬斯克(Elon Musk)的粉絲數是2.17億。Spotify播客(Podcast)排行榜:保守派占據前10名中的5席,唯一左派節目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萊恩(Ezra Klein)。

美眾議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傑福瑞斯很受歡迎,粉絲數有100萬,但相較馬斯克的2.17億,如何能比較。圖/取自Hakeem Jeffries FB

美眾議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傑福瑞斯很受歡迎,粉絲數有100萬,但相較馬斯克的2.17億,如何能比較。圖/取自Hakeem Jeffries FB

此外,Ben Shapiro(保守派網紅)在FB擁有940萬粉絲,而民主黨議員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簡稱AOC)僅180萬。

YouTube這塊新戰場形勢更慘烈。曾淯菁說,YT前十大超過 500 萬人訂閱網紅中,有2/3是傾向保守派的聲音,如ValuetainmentBen Shapiro,更別提上千萬粉絲的Joe Rogan也有「向右看」的趨勢。

更諷刺的是,當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的抗議影片,在主流媒體上僅獲10萬觀看次數時,「背叛」民主黨的前策士李林笛(Lindy Li)在 Shawn Ryan Show上的訪談,短短幾天內就累積250萬觀看次數。

背叛民主黨的前策士李林笛(右)在shawnryanshow(見圖)的訪談,短短數日就累積250萬觀看次數。圖/取自Lindy Li FB

背叛民主黨的前策士李林笛(右)在shawnryanshow(見圖)的訪談,短短數日就累積250萬觀看次數。圖/取自Lindy Li FB

主流媒體議題設定能力,已徹底崩潰。曾淯菁表示,民主黨的政治籌碼,只剩下法官與街頭運動嗎?

曾幾何時,民主黨掌控了主流媒體—─但被 X革命摧毀。

矽谷科技巨頭——但被馬斯克、Peter ThielDavid Sacks挑戰。

華爾街——曾在 2008 年給歐巴馬更多政治獻金,2020年向民主黨捐款超過共和黨,然而,隨著華爾街對民主黨監管不滿加劇,這一趨勢恐怕將逆轉。

司法系統——藍州法院依舊是民主黨最後的盾牌。

好萊塢——在天后泰勒斯(Taylor Swift)惹惱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超級盃被噓後,未來明星政治選邊站會更謹慎。

街頭運動——然而,在 AI 時代,這種傳統抗議手法的成本高、效率低,終將變得無關緊要。

然而,即便是藍州司法系統,最終仍將被最高法院(SCOTUS)推翻!

面對AI時代政治新戰場,曾淯菁最後表示,民主黨已被AI時代的浪潮淹沒。未來,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變得更激進、更聳動、更極端,以搏取媒體關注。但即使如此,也無法阻擋美國政治版圖的劇變。當AI成為決定政治話語權的關鍵工具時,共和黨已完全掌握了這場新時代的遊戲規則,而民主黨,還在用上個世紀的戰術,妄想打贏這場戰爭。這,才是真正的美國政治現實。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