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沙國4個半小時會談 協商重點、未來發展一次看

美俄會談在沙國登場,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中)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右)、白宮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左)一同出席。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俄會談在沙國登場,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中)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右)、白宮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左)一同出席。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與俄羅斯高層官員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舉行會談,這是自莫斯科近3年前派兵入侵烏克蘭以來,美俄最全面的高層接觸,會談歷時4個半小時。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表示,在這場烏克蘭缺席的會談後,美俄同意展開更多方討論,尋求結束烏克蘭戰爭。這顯示美方立場的重大轉變,與拜登(Joe Biden)政府過去團結歐洲盟友孤立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做法明顯不同。

綜合路透、美聯社報導,由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率領的代表團指出,這次會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雙方同意組建團隊,探討恢復美俄大使館的人員配置,這些使館因一系列互相驅逐外交官的行動而大幅縮編,並探索雙方恢復經濟與全球合作的可能性。俄羅斯則強化其立場,特別是強調絕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俄方並提到可能的能源合作計劃。

川普:可能月底前與普丁會面

當天稍晚,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對記者表示,他對會談結果更具信心,並指出他可能在月底前與普丁會面。川普說:「俄羅斯希望有所作為。」他對烏克蘭缺席會談的質疑不以為然,「今天我聽到烏克蘭說,『哦,我們沒被邀請。』但你們已經打了3年,3年前就該結束這場戰爭。」他說:「你們根本不該讓戰爭開啟,當初就應達成協議。」川普強調:「我認為我有能力結束這場戰爭。」

即便會談舉行,美國和俄羅斯官員皆未提及任何實質讓步,讓外界對雙方談判能否真正轉化為和平協議存疑。盧比奧指出,他認為俄方已「準備開始認真談判」,但要達成和平,各方都需作出讓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在利雅德對記者表示,戰爭必須達成永久解決方案,而這將涉及領土與安全保障問題的談判。瓦爾茲說:「現實上,我們必須討論領土問題,也需要討論安全保障。」

美國與俄羅斯將派遣高層團隊展開談判,除探討如何結束烏克蘭衝突外,雙方還將討論恢復駐美與駐俄大使館的運作,以便未來談判能順利進行。拉夫羅夫在會後表示,雙方同意加快新任大使的任命,並計劃近期由兩國高層外交官會面,討論「解除美俄大使館及其他外交機構運作的人為障礙」。

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對解除美俄經濟障礙「高度關注」。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與歐洲對俄羅斯施加多輪經濟制裁。當被問及美國是否可能解除拜登政府時期對俄國的制裁,盧比奧回應:「若要結束任何衝突,各方都必須做出讓步,但目前我們尚未決定這些讓步的具體內容。」至於是否可能將拉夫羅夫從美國的制裁名單中剔除,盧比奧則說:「我們還未進入這樣的討論層級。」盧比奧指出,歐洲國家也對俄羅斯施加制裁,因此若要解除這些措施,歐洲必須參與談判。他補充說,若衝突能解決,將「解鎖」美俄合作的潛在機會,包括「可能具有歷史意義的經濟夥伴關係」。

然而,與俄國關係的修復可能會對美國與歐洲的跨大西洋聯盟帶來代價,並可能嚴重損害華府在烏克蘭及其他仰賴美國領導的國家中的地位,特別是北約及其他安全合作機制。

美俄雙方達成的首項共識是終結多年來日益惡化的外交關係。自普丁2022年2月派兵入侵烏克蘭後,兩國外交關係降至冷戰後的最低點。此次會談距離川普與普丁通話僅一周,是自前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022年1月在日內瓦與拉夫羅夫會談未能阻止烏克蘭戰事爆發後,兩國高層首次的實質對話。

當被問及美方是否認為這些過去的事件已畫下句點時,盧比奧未正面回應,但強調要實現烏克蘭和平,外交接觸不可或缺。盧比奧說:「我不會細談我們外交關係的過去或現存問題,但若沒有基本的外交運作正常化,華府與莫斯科間的溝通將無法推動結束這場戰事。」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會後表示,美俄雙方同意加快新任大使的任命。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會後表示,美俄雙方同意加快新任大使的任命。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美俄雙方同意成立高層工作小組,開始探索透過談判結束戰爭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小組何時召開首次會議,但雙方均表示將盡快啟動。盧比奧表示,將由一個包含技術專家的高層小組與俄方展開討論,以確定結束戰爭的條件。

關於可能的停火監督機制,俄方再次強調拒絕任何北約成員國派遣維和部隊。拉夫羅夫重申,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的舉動對俄羅斯構成重大安全威脅。拉夫羅夫說:「我們已表明,即使北約部隊以歐盟或國家名義部署,也無法改變事實,這對我們來說仍是不可接受的。」

此次在利雅德的會談並未邀請烏克蘭或歐洲國家參與,但美國官員強調,未來若真正啟動和平談判,他們不會被排除在外。「沒有人被排擠。」盧比奧表示:「我們當然會與烏克蘭、歐洲盟友以及其他夥伴進行磋商,但俄羅斯在這項進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方。」瓦爾茲也說:「若要促成談判,就必須與雙方對話……我們確實與雙方都在接觸。」

然而,澤倫斯基顯然對自己未受邀出席會談感到不滿,並推遲原定19日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的計劃,以避免與這場美俄會談有所關聯。

隨俄羅斯代表團赴利雅德的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執行長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表示,美俄應發展能源領域的合作。德米崔耶夫說:「我們需要合作開發項目,涵蓋北極及其他地區。」盧比奧則說,若能成功推動結束烏克蘭戰爭,美俄之間可能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合作機會」,但他未具體說明可能的合作範疇。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歐亞與俄羅斯事務高級研究員古爾德-戴維斯(Nigel Gould-Davies)表示:「這整場談判從一開始就對俄羅斯極為有利,甚至是否該稱其為談判都值得商榷,某種程度上,這更像是美國一系列的讓步。」

前美國駐俄大使麥克福爾(Michael McFaul)也在社群平台X上指出:「目前我完全看不到普丁在談判中願意做出任何讓步的跡象。」

美國民主黨籍眾議員、國會烏克蘭核心小組(House Ukraine Caucus)聯席主席奧金克勞斯(Jake Auchincloss)說:「俄羅斯贏了第一回合。」他指出:「克里姆林宮成功讓美俄雙邊外交回歸正常,卻未付出任何代價,而烏克蘭與北約則被排除在外」。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