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自從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民進黨就陷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迷思,川普上台,「今日烏克蘭」即將翻篇,「明日台灣」不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只是台灣處境比烏克蘭更為險惡。賴清德總統自詡為「棋手」,恐怕連上場機會都沒有,若繼續一意孤行,台灣難逃棋子,甚至淪為棄子的命運。
在川普強烈干預、主導下,美俄針對結束烏克蘭戰爭及改善雙邊關係,完成第一階段談判,好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新帝國主義」復辟,列強坐地劃分「勢力範圍」,以及二次大戰前,對於納粹政權的「綏靖主義」,歷經戰爭浩劫的烏克蘭不但無法坐上談判桌,還要任人宰割,傳出川普政府要求烏克蘭割地賠款。
烏克蘭為美國及歐盟打了3年代理人戰爭,生靈塗炭,斷垣殘壁,迄今已有4萬3千名軍人犧牲,37萬人受傷,喪失1/5領土,財政損失超過1.1兆美元,在21世紀文明世界發生毀滅性戰爭令人難以想像,侵略者俄羅斯當然是罪魁禍首,但美國、歐盟與烏克蘭也難辭其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不惜挑戰俄羅斯紅線,一心想加入北約組織(NATO);拜登政府與主要歐洲國家為遏止俄羅斯勢力擴張,全力支持烏克蘭進行代理人戰爭,但川普捲土重來,只想與俄羅斯與中國等強權和解,達到「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終極目標,一夕之間翻轉美國策略與立場,導致整個局勢崩盤,烏克蘭面臨全面潰敗的結局。
昔日烏克蘭 今日台灣
烏克蘭局勢驟變,「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不只是類比,已成為事實,並演進為「昔日烏克蘭,今日台灣」。烏克蘭戰爭初期,民進黨操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企圖激發反中、反俄情緒,爭取國際社會同情與支持。蔡英文政府主動配合美國,對烏克蘭伸出援手,外交部編列預算提供救援物資與捐款;時任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捍衛烏克蘭、保衛台灣」專文;民進黨甚至出現應先援助烏克蘭,台灣可以等候的論調。
但隨著戰事變化,官方立場也出現轉折,蔡英文政府以美台實質關係、海島防禦作戰、自由民主價值、重要科技關鍵產業樞紐等理由高分貝強調,台灣不會走上烏克蘭道路;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更怒批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不倫不類」,今天烏克蘭已淪為美俄交易下的棄子,對台灣不利因素紛紛浮上檯面,明日台灣成為民進黨「自我實現的諾言」。
眼看烏克蘭悲慘結局,民進黨政府亟欲擺脫「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魔咒,實際情況卻是台灣的處境與條件可能比烏克蘭更為嚴峻。中共的實力比俄羅斯更為雄厚;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共的歷史任務,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展現強烈使命感與急迫感;台灣所依存的美國堅若磐石支持與共同價值理念,已被川普的「美國優先」現實主義取代;川普為達成與中國「大交易」的最高目標,在過程中,台灣是枚可以交易的棋子,完全迴避自由民主價值,拒絕對台灣安全做出承諾。
台灣的國際處境更是無法與烏克蘭比擬,即使不能加入NATO,歐盟仍是歡迎烏克蘭成為一員;雖遭到川普背棄,澤倫斯基仍可在重要國際論壇發聲,得到國際社會同情與支持;他也敢嗆川普,絕不接受沒有烏克蘭參與的協議。
反觀台灣,目前只有12個邦交國,與重要國際組織絕緣,而全球193個國家中,有119國承認中共的「一中原則」及中共對台灣的主權主張,缺乏外交承認與國際地位,台灣在國際社會更趨孤立,台海一旦有事,若美國拒絕表態,有多少國家會為捍衛台灣挺身而出?
棋手或棋子 賴清德的抉擇
但賴清德政府誤判形勢,仍以為處於沒有立即威脅的「明日台灣」,嘶喊已被川普揚棄的民主自由價值,最荒唐的莫過於20日在台北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 HFX)」,居然出現「烏克蘭的勝利向CRINKs傳遞的訊息」議程,CRINK意指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充分顯示賴政府與國際現實已完全脫節,毫無應變能力。
面對極端惡劣的國際形勢,賴政府仍舊無意緩和兩岸緊張關係,陸委會拒絕大陸踩線團與賞燈團入境,百般阻擾恢復兩岸觀光旅遊;教育部以隸屬統戰部為由,禁止與大陸的華僑大學、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等學校合作,繼續堆疊、升高兩岸敵意,低估中共的威脅,顯然未能以俄烏戰爭為殷鑑。
賴清德近日一再強調,台灣是棋手,不會是棋子,自信十足,但缺乏底氣,只是吹口哨壯膽,台灣是否能成為談判桌上的棋手,而非檯面下被交易的棋子,賴清德的外交國安團隊面對國際新局勢必須調整戰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