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烏克蘭11日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此次外交行動起因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上月28日訪問白宮時與美方爆發的爭執。而此次會談的目的是修復雙方關係。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積極推動外交的背景下,沙國正試圖將自己打造為基輔與莫斯科舉行和平談判的理想地點,甚至有可能成為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首次面對面會談的場所。
美聯社整理了關於這場會議及沙烏地阿拉伯角色的關鍵資訊:
為何要舉行這場會談?
上月28日,澤倫斯基與川普、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會面時,雙方在記者面前爆發一場長達10分鐘的激烈爭執,最終,雙方不歡而散,澤倫斯基也在未簽署礦產協議下離開白宮。該協議原希望讓美方獲得烏克蘭的稀土礦產,以換取基輔迫切需要的軍事支持,來對抗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
此次會談將在哪裡舉行?
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7日發聲明,宣布會談地點為紅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吉達(Jeddah)。目前尚不清楚為何選擇吉達,而非首都利雅德(Riyadh),上月18日的俄美會談就是在利雅德舉行。不過,吉達過去曾舉辦過多次外交會議,也是沙烏地王室宮殿的所在地。
沙烏地外交部表示,該國將繼續致力於「實現烏克蘭危機的長久和平」,並補充說:「過去3年來,沙烏地一直透過舉辦多場會議,持續推動這項外交努力。」
雙方派出誰參與會談?
澤倫斯基計劃10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作為會談的前奏。他之前因造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而延後訪問沙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同樣被視為基輔與莫斯科潛在的和平談判地點。澤倫斯基於上周表示:「我們與所有希望和平的夥伴們持續合作,他們的渴望與我們一樣強烈,我們在歐洲、美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積極推動和平,正在籌備一次會議,以加快和平進程並強化安全基礎。」
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上透露,他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外交部長西比哈(Andriy Sybiha)及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將與他一同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參加會談。美國代表團方面,則由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領軍,並與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會面。
西比哈在7日與盧比奧通話後,形容雙方對話「富有建設性」。美國國務院發布一份簡短的摘要提到,盧比奧說:「川普總統決心盡快結束戰爭,並強調各方必須採取行動,以確保持久和平。」川普本人9日搭乘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時也向記者樂觀地表示:「我認為,你們很快,也許不會太久,就會看到沙烏地阿拉伯這周帶來相當不錯的結果。」
為何挑沙國當會談地點?
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自掌權以來,採取積極的內外政策。他的國際形象在2018年因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卡舒吉(Jamal Khashoggi)於伊斯坦堡沙國領事館遇害事件而陷入低谷。美國等多方認為該事件是由穆罕默德下令暗殺。
然而,在過去兩年內,穆罕默德改善了與伊朗的關係,邀澤倫斯基參加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峰會,並參與調停蘇丹與加薩的戰爭。此外,在西方國家對莫斯科實施制裁下,沙烏地透過OPEC+石油聯盟維持與俄羅斯的關係。這進一步強化沙國作為遜尼派穆斯林世界領袖及中東重要影響力國家的角色。
舉辦美俄會談,並可能促使川普因投資或其他外交活動而訪問沙烏地阿拉伯,進一步提升該國作為國際高層談判中立場地點的地位。此外,沙國的專制政權、受官方審查的媒體環境,以及遠離戰區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一個能確保高度隱私與嚴密掌控的談判場所。
對戰爭與國際局勢影響?
川普仍專注於推動某種形式的和平協議來結束戰爭。他目前對烏克蘭的策略主要以威逼為主,例如限制基輔獲取情報與武器。雖然對普丁表現出一定的和解態度,川普近期仍威脅對俄羅斯施加新一輪制裁,以回應其持續轟炸烏克蘭城市。
如果烏克蘭與美國能達成川普可接受的共識,可能會加速美方推動和談的進程。然而,歐洲各國對此態度仍持懷疑,因為它們被排除此次會談之外。歐盟上周已同意加強歐洲防務,並釋出數千億歐元資金以強化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