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恭/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前大陸工作會主任
3月13日賴清德發佈限制兩岸交流的17項規定,刻意挑在14日大陸實施《反分裂國家法》二十周年的前一天,其“抗中仇陸”的心態和行動表露無遺。而他界定“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更是在“新兩國論”的危險立足點又向前一步,無異封住所有的和平之𥦬,擺出不惜兩岸統獨攤牌的姿態,致使台海局勢趨戰不趨和。
國際上呈現的教訓是澤連斯基親美不下於賴清德,澤連斯基抗俄亦甚於賴清德“抗中”,但是烏克蘭終遭美國拋棄。烏克蘭在拜登時期,作為美國抵銷俄羅斯實力的棋子;到了川普時期,竟淪於美俄交易的棄子。3月1日,川普在白宮直斥澤連斯基“你沒有牌”;此一場景透過電視直播而驚動世人。3月3日,川普宣布台灣經濟瑰寶的台積電將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及移去先進製程,逕自抽走台灣手上的牌,使得台灣執政者連被美國總統當面訓以“你沒有牌”的機會都沒有。
賴清德面對如此形勢,仍不思兩岸和解,續向“台獨”挺進,圖以17項規定加碼向美國交心。這對於川普內心的構思,恐無濟於事,反而自喪台灣的兩岸機會。川普正尋求直接與習近平處理台灣問題,就如同他直接找普京處理烏克蘭問題一樣。這可見諸他多次拒絕表態協防台灣,而說要和習近平談。
由於中方堅持“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則盼台海避戰以使美國取得較多準備和中國大陸競爭的時間,因為美國已在“三海”處於軍事劣勢。那麼一旦中美領導人在條件成熟時見面,美方唯有重申“不支持台獨”,甚至表態“反對台獨”及商議第四個聯合公報亦非不可能。屆時,台灣再想自主推動兩岸和平,就時不我予,只會是中美交涉的項目。
此前拜登“以烏制俄”,結果耗費了數以千億計的美元,烏克蘭仍喪失約兩成領土並產生千萬難民,美國則陷入燒錢的無底洞。2024年俄羅斯GDP還增長了4.1%,明顯高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川普遂改採“棄烏和俄”。至於拜登“以台制華”,使民進黨政府自視提升了台灣在第一島鏈的地位,但是鑒於“以烏制俄”失敗,川普必知“以台制華”更不足以阻擋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及其軍事力量增長,反而阻礙著從來都自以為是的川普欲與中國大陸達成交易的勃勃雄心。
固然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台灣牌”,但是,手上握著“台獨”就不成其牌,且還燙手。意圖抗俄到底的澤連斯基即遭川普遺棄。何況川普已獲台積電承諾移去先進製程並將帶走產業鏈,所以蠢蠢欲動的“台獨”難保不會繼烏克蘭之後,成為川普在菜單上尋找的下一道菜。這對台灣而言,絕對不如自尋與大陸共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民進黨政府十分顧慮並圖淡化“疑美論”,其實,疑美已成國際共識,在台灣尚須加成。因為除了川普本人的言行外,其團隊亦不乏為疑美提供材料。例如被提名為國防次長的柯伯吉於3月4日在國會聽證會坦言,台灣雖是美國的重要利益,但非美國生存所需。他認為台灣軍費應提高到GDP的10%。須知,此為目前的四倍,將佔台灣政府每年總預算的八成五,竟然高於正在戰爭中的烏克蘭,根本不是台灣民眾所能承受的。其意是台灣自行與大陸展開武裝鬥爭,美國只負責賣軍火。
又如國防部副助理部長達默於去年8月21日發文指出,台灣確為美國的重要利益,但若“淪陷”,美國人民仍可保有安全、自由、繁榮,“我們不必為了防衛台灣而折㦸”。川普的文膽之一畢提於去年5月4日發文說,台灣歸屬大陸是遲早的事,有遠見的政治家應就此達成交易。備受川普重用的科技巨賈馬斯克於2022年10月7日就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把台灣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域”,將可避免台海戰爭。
如上的觀點也發表在美國“外交事務”期刋3/4月號,作者為卡瓦納和沃海默。他們指出,無論是經濟或軍事的理由,美國均不值得為了台灣而與中國大陸開戰,故應強化一個中國政策,阻止“台灣獨立”,限制台美官方接觸,不必以為美國的生存繫於台灣的政治地位。這兩位學者也是主張台灣提高軍費,並把役期延長到兩年,以自我防衛。
事實上,早在2011年美國學界即已出現“棄台論”、“交易論”,認為大陸統一台灣勢所難免,美國不如及早拿台灣來向中國大陸換取經濟利益,以免最終結局一樣,美國卻無所獲。此類觀點在沈寂了十年後,不僅重新浮現,而且是由執政團隊所發出,更非一般。因此,川普交易式的對烏政策/同意俄羅斯佔有烏克蘭部份領土而美國則取得烏克蘭的稀土,即美俄瓜分烏克蘭,難保不會想運用在台灣問題上。
唯對大陸而言,台灣乃中國主權與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決不會同意用來交易。然而,台灣始終是中美交涉的首要議題,這在雙方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已清楚顯現。今年1月17日習近平應約與川普通電話時又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這對好於大國交易與強人政治並急著和習近平見面的川普來說,就不能不正視中國大陸的嚴肅立場。
既然民進黨政府喪失像2008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時期那樣與大陸共創和平的機會,就只能聽任中美交涉或任由川普交易。完全委身美國只會招來川普譏為“你沒有牌”。而且台灣執政者愈是向“台獨”前行,愈有可能被大陸正式定性為“台獨頑固份子”,就愈恐被川普視為對“習川會”攪局,是壞事者。澤連斯基因抵制美俄和解而遭川普羞辱,誠為殷鑑。
或許賴淸德自認17項規定是在反制大陸“懲獨22條”及其“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唯須指出的是,當台灣關閉了所有通往兩岸和諧、和解的道路後,就墜入大陸《反分裂國家法》關於動用“非和平方式”的規定/“當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時”。因此,全民有必要警惕“台獨”引戰。
自1991年5月1日李登輝通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整個大陸含其人民與當局都是台灣交流合作、互利協商的對象。如今,賴清德直指“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即與所有大陸人民及其當局為敵。縱使兩蔣的反共時期亦未曾如此;當時,政府和民眾都以中國人自許,主張中國必須統一,視大陸人民為同胞,從而保留了和平的希望。
現在民進黨政府步步向前的“台獨”言行,使得大陸有理由再施強力遏制,台灣也就愈接近戰爭。而民進黨政府的種種作為,確也是在準備打仗,且圖透過所謂“大罷免”獲得民意背書;“大罷免”也就成為2024年台灣大選對於戰爭與和平之選擇的延續,同時更具現實性和緊迫性。
(本文轉載自《中國評論通訊社》)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