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城鎮韌性演習」如火如荼 難較勁中共城市作戰演練

國防部全動署後備指揮部,將在未來舉辦的城鎮韌性演習中扮演重要角色。圖/取自國防部全動署後備指揮部FB
國防部全動署後備指揮部,將在未來舉辦的城鎮韌性演習中扮演重要角色。圖/取自國防部全動署後備指揮部FB

總統府去年6月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表明要動員「民兵40萬」建構本土防線後,今年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全動署)已規劃在全台多個縣市展開「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相較台灣,大陸「城市作戰演習」已延續數十年,平戰結合,論規模、論軍事動員、技術整合能力或戰略思維,台灣很難與陸等量齊觀,差距很大。

台灣「城鎮韌性演習」:分散動員與地方應變

台灣「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規劃4月10日至7月17日陸續在11縣市展開,包括連江縣、台中市、台北市等,參與者涵蓋後備軍人、地方警察、消防隊及民眾志願者。官方目標動員「民兵40萬」,強調「災害與戰爭結合」,藉此提升全民防衛意識。

首場演習是規劃4月10日舉行的馬祖連江縣,演習將聚焦資安防護、通訊設施搶救及假訊息反制。全民防衛動員署與地方政府協調,針對配售站、急救站及災民收容站實地勘查。今年取消事先擬定腳本,改由中央評核官隨機抽選情境題目,測試臨場應變能力。

規劃7月15日演習的台中市,將分上午兵推(市府聯合應變中心)與下午實演(沙鹿、梧棲、清水三區)。25萬居民參與大規模避難演練,重點在保護大肚山電塔、清泉崗機場、重要橋梁、台中港區船舶及天然氣槽,涵蓋配售站開設等五項綜合實作。24日主持台中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戰力綜合協調及災害防救三會報的市長盧秀燕強調「平時當戰時」,但對報告稱民防團隊達182萬人(占全市286萬人三分之二)提出質疑,要求查證。

台中市長盧秀燕24日舉辦城鎮韌性演習相關會議,確認將動員25萬居民參與避難演練。圖/取自盧秀燕臉書

台中市長盧秀燕24日舉辦城鎮韌性演習相關會議,確認將動員25萬居民參與避難演練。圖/取自盧秀燕臉書

預計7月16日演練的台南市,全動署則模擬8級地震、海嘯及安平港爆炸等情境。同時,並動員900人測試急救醫療擴充與傷患後送,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將親自觀摩,強調民間與地方協作。

其他縣市如花蓮安排在4月24日、基隆排在4月30日、台北市則定7月17日演習,結合災害與戰時應變。

以目前全動署的演習安排,基本是由地方政府主導,國軍支援,適合多山與城市混合地形;但每場次僅一天,頻率低、強度弱,驗收聚焦流程順暢度與參與率,缺乏實戰數據支持。後備軍人每年也僅演訓5至7天,戰力準備受限。相較來說,大陸比台灣更具實戰化訓練。

大陸城戰演習:強調實戰與立體威懾

中共解放軍近年頻繁進行城市作戰演習,規模與技術強度台灣無法相比。以強度最高的對台軍演為例,東部戰區針對台海軍演動輒出動數千至萬人,涵蓋陸軍旅級或營級單位,結合海軍艦艇(10-20艘)、空軍戰機(20-50架次)及無人機群,模擬登陸與城市控制,有些軍演連海警都參與。此外,沿海城市如廈門、深圳演練巷戰與基礎設施保護,內陸如新疆則聚焦維穩。

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常在台海進行軍演或單備巡航演練。圖/取自東部戰區微博

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常在台海進行軍演或單備巡航演練。圖/取自東部戰區微博

中共解放軍西部戰區士兵,則常常以「維穩」為訓練課題,圖為新疆軍區士兵訓練CPR。圖/取自西部軍區微博

中共解放軍西部戰區士兵,則常常以「維穩」為訓練課題,圖為新疆軍區士兵訓練CPR。圖/取自西部軍區微博

從共軍對城市作戰的總體思考來看,根據《中國國防報》報導,城市作戰演練近年更強調「實戰化」與「多維度(立體)聯合作戰」。演習通常涵蓋以下要素:

模擬高強度衝突:包括巷戰、基礎設施保護與奪取(如港口、機場)。

技術整合:使用無人機、電戰裝備及衛星情報,實現資訊化作戰。

軍民融合:地方公安、武警與民眾參與,演練疏散與後勤支援。

重點區域:沿海城市常模擬對抗外部勢力(如美軍或台軍),內陸則注重維穩。

中共解放軍進行城市巷戰演習。圖/取自搜狐網

中共解放軍進行城市巷戰演習。圖/取自搜狐網

若以各地城市為例,每個城市有其特性,演練通常從當地特點出發,根據不同城市特性有不同的側重點。以上海及廣州為例,上海是大陸經濟、金融與航運中心,擁有黃浦江與長江口關鍵地理位置。一旦出現軍事衝突,上海可能成為敵方空襲、海上封鎖或登陸的首要目標。因此,演練多聚焦防空、防海與城市核心區保護。

《解放軍報》曾引述上海市國防動員辦公室相關消息指出,上海因擁有防空系統如紅旗-9B(HQ-9B),東部戰區曾在沿海地區測試反飛彈能力,演練包括防空警報發佈、民眾疏散至防空洞。此外,港口防衛與反登陸也是重點;上海港是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演習曾模擬敵方登陸(如台海衝突中的美軍支援),解放軍海軍與武警聯合演練港口封鎖、反登陸作戰。至於城市巷戰與電子戰方面,上海因高樓林立,巷戰演練多在浦東或浦西模擬區域進行,測試特種部隊在高密度建築中的作戰能力。另也針對陸家嘴等金融區演練電子戰,模擬保護通信與數據中心免受敵方干擾。

上海因擁有紅旗-9B防空系統,因此上海的城市作戰演練也含東部戰區的反飛彈能力測試。圖/取自中國青年報

上海因擁有紅旗-9B防空系統,因此上海的城市作戰演練也含東部戰區的反飛彈能力測試。圖/取自中國青年報

由於上海人口近兩千萬,所轄地域近半個台灣,因此城市防衛作戰只能分區進行,除動員東部戰區參演外,陸海空軍及方武警、民防力量都會參加。

至於廣州方面,廣州是南部戰區核心城市,靠近南海,也是珠三角經濟樞紐。若台海或南海衝突升級,廣州將是後勤補給與指揮中心,同時面臨空襲或特種部隊滲透風險。因此,廣州演練多以後勤保障與基礎設施保護為重點。其中,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南沙港是重點保護目標,演練模擬機場跑道搶修或港口物資調配為主,確保戰時供應鏈穩定。

去年《南華早報》曾提到,南部戰區在演習中測試後勤能力,就以廣州作為模擬樞紐,科目重點含「反滲透與維穩」及兼顧南海聯合作戰模擬支持等。廣州人口密集且外來人口多,演練項目含反恐與反特種作戰,模擬敵方滲透破壞(如炸毀橋梁或電廠);同時,武警與公安聯合行動,測試城市封鎖與人群管控。

廣州城戰演習因涉南海作戰想定,因此南部戰區也常參加演練。圖為南部戰區官兵進行遠海應急補給、艦機協同等海上實戰化訓練。圖/取自南部戰區微博

廣州城戰演習因涉南海作戰想定,因此南部戰區也常參加演練。圖為南部戰區官兵進行遠海應急補給、艦機協同等海上實戰化訓練。圖/取自南部戰區微博

此外,大陸城市作戰演極其重視成果驗收,標準如反應時間、目標達成率等量化評估;測試資訊化系統(如戰場網絡)是否順暢,多軍種是否協同的指揮效率;並透過媒體如央視等,展示成果,強化威懾力,確認宣傳效果。

由此可見,相較中共城戰演習動輒數萬、多軍種聯動,台灣分散各地且每場次至多數千至數萬,難集中力量。以台中25萬人避難演練為例,雖具規模,但宣傳上就是「防空避難」,無太多戰略想定。做法上,中共演習目標兼具進攻性,追求實戰化與技術整合,台灣偏向本土防衛,依賴不對稱作戰拖延敵,戰略偏保守。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