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6日表示,將對汽車進口徵收25%的關稅,白宮聲稱此舉將促進國內製造業回流,但也可能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汽車製造商帶來成本壓力。由於美國汽車製造商也從世界各地採購零件,因此,關稅問題可能會使美國消費者增加額外的負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她對川普的決定「深表遺憾」,加拿大稱這是一次「直接攻擊」。
根據白宮當天發佈的一份文件顯示,川普是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汽車和某些汽車零部件加徵25%關稅,稱此舉是為保護美國「國家安全」。文件顯示,25%關稅將適用於進口乘用車(轎車、運動型多功能汽車等)和輕型卡車以及關鍵汽車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等),並將在必要時擴展至其他零部件。
文件還表示,在美墨加協議框架下,汽車進口商將有機會認證其美國產部分,並將建立相應機制確保25%的關稅僅適用於非美國產部分的價值。
川普稱,關稅將促使更多生產轉移到美國,為政府創造新的收入,幫助減少國家債務。但經濟學家認為,關稅將推高汽車價格,傷害消費者利益。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前財政部官員哈夫鮑爾(Gary Clyde Hufbauer)對新華社表示,川普最新宣佈的關稅對汽車行業是一次「重大打擊」。他說,福特和通用汽車股價大幅下跌,汽車成本增加將降低需求,尤其是在消費者財務狀況較弱的情況下。他預計美國汽車和零部件企業將出現大規模裁員。
美聯社報導,白宮預計這些關稅每年將為美國帶來1000億美元的收入,但由於美國汽車製造商的零件採購也來自世界各地,因此徵收關稅可能會使情況變得複雜。從四月開始加稅意味著汽車製造商可能面臨成本上升和銷量下降的問題,不過川普認為,關稅將促使美國開設更多工廠,並終結他認為的「荒謬」的供應鏈,即汽車零件和整車組裝分散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川普還強調,這次關稅是「永久性的」。
法國《世界報》報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她對川普的決定「深感遺憾」,並補充說,歐盟將繼續尋求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同時維護歐盟的經濟利益。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稱這些關稅是「直接攻擊」。
川普長期以來一直表示,對汽車進口徵收關稅將成為他總統任期內的重大政策,他認為關稅將促使更多生產轉移到美國,同時有助於減少財政赤字。但美國和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廠,以滿足全球銷售的需求,並維持價格競爭力。美國汽車製造商要回美國開設新工廠,可能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