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盧倩儀日前參加了中研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聲明,27日表示歐美國家最近有一股強烈的法西斯浪潮正湧向台灣,台灣賴清德總統之前宣布的17項因應措施有不少限制人民自由權利的部分,而陸配亞亞的言論固然讓人不悅,但處理的方式顯然有爭議,這都讓人擔心台灣越來越讓人聯想到烏克蘭戰前的社會,在美國的扶持與餵養下,台灣內部撕裂,人民自由權利受限,台灣正在「烏克蘭化」,「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就會成為自我證成的預言。
盧倩儀指出,賴清德的國安17條不能把它當成單獨事件來看,現在西方民主國家也出現嚴重民主倒退的現象。她舉例說,美國最近發生哥倫比亞大學生因為批評以色列遭到政府逮捕,成為政治犯,證明美國的學術自由、言論自由正在快速緊縮中,歐美國家出現不少限制人民自由,迫害少數族裔的法西斯化浪潮。
盧倩儀表示,台灣最近也有類似的情形發生,不管是賴清德的國安17條,或者是陸配亞亞的遣返事件,都有法西斯的影子。她特別指出陸配亞亞的案件,她表示亞亞的言論她聽了也不舒服,但是也不應該沒收她的言論自由。台灣現在也出現人民自由權利被擠壓,這是讓他給到最為擔心的事。
她認為這股全球性的法西斯浪潮背後是全球化的不平等,財富過度集中,例如美國前三名首富的財產是大於美國底端的1/2人口,這就成為法西斯主義的溫床。人民受壓迫起來反抗,法西斯就是要鎮壓反抗的人。
盧倩儀指出,對於台灣的法西斯傾向最讓她擔心的是台灣逐漸「烏克蘭化」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就有大量的非政府組織(NGO)進入烏克蘭,美國政府也編列大量預算,支持親西方勢力,附和美國北約東擴的目標。加上烏克蘭原本就有納粹的歷史,一部分人曾經追隨希特勒,美國不斷東擴,不理會俄羅斯的安全顧慮以及一再的越線警告,終於引爆戰爭。
盧倩儀提醒台灣人民,現在台灣的社會氣氛很像烏克蘭戰前的氣氛,不斷打壓異己,挑釁鄰居大國。烏克蘭血淋淋的教訓,死亡一百萬人,出逃一千萬人,國不成國,台灣千萬不可走向烏克蘭一樣的戰爭之路,對美國的話必須抱持冷靜不可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