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南海海槽9級強震 日本最新預測罹難者恐近30萬人

日本官方預測南海海槽大地震對周圍帝居可能帶來的影響。圖/取自ライブドアニュース《推特》
日本官方預測南海海槽大地震對周圍帝居可能帶來的影響。圖/取自ライブドアニュース《推特》

緬甸大地震造成極為嚴重的災情,也喚起同在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 Fire)上國家的防災意識。近年多次遭到強烈地震危害的日本周一(3月31日)發布了針對專家擔憂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最新受災情況估計報告,指出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發生類似311東日本大地震的9級地震,將可能導致29.8萬人因海嘯和建築物倒塌死亡,經濟損失及影響達292.2兆日圓(約台幣64.8兆元)。這次災害將是一場全國性的災難,因此無論政府或民間,都迫切需要加強防災措施。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與《獨賣新聞》報導,所謂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是指發生在靜岡縣外海駿河灣至宮崎縣外海日向灘板塊交界處、規模8至9的巨大地震,通常以100年至150年為發生的周期,最近一次發生的就是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今年(2025年)1月指出,南海海槽在接下來的30年內發生規模8至9級地震的機率,已從70%至80%提高至約80%。防災擔當大臣坂井學在收到損失估算報告後強調:「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確保不僅是國民,而且企業也要能採取相應措施」,政府將在夏季前後重新審視推動應對措施的基本計畫。

在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就曾估算南海海槽發生最大級別地震帶來的災損。中央防災會議工作小組此次公布的更新版本,彙整新版災損估算報告,包括更精準的地形數據,與住宅耐震、海嘯避難設施、堤防狀況等資訊。

新的估算結果顯示,福島到沖繩(台稱琉球)大範圍區域,恐遭遇逾3公尺的海嘯侵襲,可能把人沖走的「水深30公分以上」淹水區域,比前一次估算增加3成,達115150公頃。報告指出,如果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在條件最惡劣的冬天深夜,死於海嘯的罹難者估計215000人,占全體死者7成,其次為死於建築物倒塌73000人,以及另外死於地震火災的9000人。

另外也首度試算「災害關聯死」人數,可能達26000至52000人;另外,而人口較多的東海地區恐災情慘重;傷者與避難者人數最多分別為95萬與1230萬人。「災害關聯死」跟長期過著避難生活累積壓力或慢性病惡化等因素有關。日本過去發生地震等災害後,經常傳出有倖免於難的災民卻在之後的避難生活中喪命,被稱為「災害關聯死」。

從各地區最大震度來看,10個縣的149個市町村將受到芮氏7級的搖晃。預計8個縣的23個市町村將遭遇20公尺以上的海嘯,靜岡、三重、和歌山、德島、高知5分鐘內將遭遇1公尺高的海嘯。

報告書分析,日本社會若持續高齡化與人口減少「可能會陷入更嚴峻的狀況」,並建議「所有相關單位必須全力投入防災對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