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專欄】當川普主義重塑世界秩序

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認為,川普主義的興起,不僅改寫了美國內部政治,也改變了國際政治規則。圖/取自ABC NEWS Youtube
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認為,川普主義的興起,不僅改寫了美國內部政治,也改變了國際政治規則。圖/取自ABC NEWS Youtube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從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初露鋒芒,到2024年再次入主白宮,川普成為一個世界必須面對的現象。他的政治崛起引發了美國內部和國際社會的巨大動盪,帶來了深刻的政治分裂,並迫使全球民主陣營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與策略。

川普主義的興起,不僅改寫了美國內部政治,也改變了國際政治規則。他那令人難以預測、極端民族主義式的治理方式,不斷挑戰並打破戰後長期建立的國際秩序與共識,正將世界推向一場前所未有的不穩定局勢。

回顧歷史,2016年川普首度問鼎白宮時,許多共和黨內的保守派人士發起了「永不川普」運動,試圖阻止他的上台。但當時的努力並未奏效,隨著川普成功入主白宮,原本試圖阻止他的共和黨內批評聲浪逐漸式微,更有許多共和黨要角選擇妥協與臣服。2024年川普再次勝選後,《紐約時報》直指共和黨內異見分子已被迫退出政壇、在初選中落敗,或者噤聲不語,黨內忠誠已完全朝向川普傾斜,這種現象深刻地揭示出美國政黨政治與意識形態的轉變​。

在此同時,民間針對川普的抗議活動也未曾停止,尤其在川普上任後的政策決定上,包括備受爭議的移民政策、旅行禁令與家族分離政策,都激起大量示威與社會動盪。2025年川普第二次就職後,美國境內與國際間再次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例如「沒有移民的一天」運動席捲全美多座城市,示威者封堵交通、強調移民人權,而在柏林及其他歐洲城市,數萬民眾也上街抗議極右翼政黨的崛起與川普的再度執政​。

但抗議活動越激烈,支持川普的陣營則越是鞏固其權力基礎,甚至推動了一些限制抗議行動的新立法,使美國社會內部對立日益深化。包括允許警方起訴示威者以收回警務成本,或對堵塞交通的抗議活動採取嚴厲處罰,這些法律明顯企圖限制人民集會抗議的自由,揭示美國民主體制正面臨重大壓力與考驗​。

川普的再次執政不僅影響美國內政,也正在改變全球秩序。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精闢地指出,川普的行動已經對歐洲產生直接威脅,迫使歐洲國家不得不重新評估與美國的關係。川普的外交政策顯然偏離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建立的自由民主秩序,轉而傾向與獨裁者聯手合作,甚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密切,公開讚揚其人格與智慧,令人憂慮自由民主國家間的戰略聯盟可能正面臨瓦解。

川普主義之所以會持續壯大,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化帶來的結構性社會經濟不平等,以及人們對既有政治菁英體系的失望與不信任;另一方面,也與全球民主社會缺乏強而有力的回應和共識有關。今日,川普現象已不只是美國國內的問題,而是整個全球自由民主國家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因此各國政治領袖必須誠實且明確地向民眾解釋目前全球所面臨的真正危機,而非繼續採取迴避或模糊的態度。民主國家領袖必須勇敢地承認,川普代表的治理模式與價值觀已經與戰後自由民主秩序形成根本衝突,必須果斷地做出抉擇與回應,這將影響未來全球政治、經濟與安全格局的走向。

民主陣營國家必須做好準備,在這場價值觀與制度之爭中重新鞏固聯盟,強化彼此的協作與信任,並且在國內建立更具韌性的民主制度與社會團結,以因應川普主義帶來的風險與挑戰。正如過去歷史上一再證明,唯有堅定守護民主價值並共同抵禦威權主義的擴張,才有可能確保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