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日在白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正式實施「對等關稅」政策,自4月5日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本關稅」,並自4月9日起對特定貿易夥伴實施額外「對等關稅」。對台灣而言,文件中明確提及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2%,但若加上基本關稅,總稅負可能高達42%。究竟台灣將被課徵多少稅?
川普在行政命令中指出,美國長期巨額商品貿易逆差(2024年達1.2兆美元,五年內增長超40%)已構成「異常且特殊威脅」,損害美國製造業基礎、關鍵供應鏈及國防工業。他將此歸咎貿易夥伴的不對等關稅、非關稅壁壘及壓抑國內消費的經濟政策。為此,他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及《1974年貿易法》,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採取關稅措施以重塑全球貿易平衡。
川普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川普強調,美國對外平均最惠國(MFN)關稅率僅3.3%,遠低於巴西(11.2%)、中國(7.5%)、歐盟(5%)、印度(17%)及越南(9.4%)等國。他舉例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而歐盟、印度及中國分別為10%、70%及15%,顯示貿易不對等。
行政命令第2節規定,5日起所有進口商品將徵收10%基本關稅(ad valorem duty),作為普遍適用的基準稅率。4月9日起對列於附件的特定貿易夥伴實施額外對等關稅,稅率依各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水準而定,其中就包括台灣「因對美國商品徵收64%關稅,被課以32%的對等關稅。」
至於10%基本關稅與32%對等關稅是否累計?命令第3節(c)款指出,「本命令設定的關稅稅率是對進口商品適用的其他關稅、費用、稅款等之補充」,顯示基本關稅與對等關稅應為累加關係。因此,對台灣來說,4月5日起徵收10%基本關稅,4月9日起10%基本關稅加上32%對等關稅,總計42%。
半導體不適用新關稅 暫未列名單
不過該行政命令也列出若干例外,如已受《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節規範的包括半導體、汽車零件及鋼鋁等商品,不適用此新關稅。另如商品至少20%價值源自美國(美國成分),則僅對非美國部分徵稅,這可能為台積電等在美設廠企業提供緩衝。但這些例外是否減輕台灣稅負,仍取決商品結構與美國海關認定。
位白宮發布,行政命令的第4節賦予了川普修改權力。若貿易夥伴報復(如加徵關稅),他可提高對等關稅;若美國製造能力惡化,稅率可能上調。反之,若台灣與美國協商並採取補救措施(如降低對美關稅),對等關稅可能下調。川普在行政命令中,未直接點名台灣搶奪半導體市場,但記者會上則再提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