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解放軍東部戰區今(2日)展開「海峽雷霆-2025A」演練,其中在遠程火力實彈射擊演練方面,針對台灣重要港口及能源設施進行模擬精準打擊。央視直播顯示,此次演練以「遠箱火」(箱式遠程火箭炮)為核心武器,鎖定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為目標,演練中發射16發炮彈,現場畫面雷霆滾滾,共軍通報稱「目標已摧毀」,凸顯其對台灣能源命脈的威脅。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今天上午8時宣布,「海峽雷霆-2025A」演練旨在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及精準打擊能力,涵蓋查證識別、警告驅離及攔截扣押等科目。上午10時,施毅進一步表示,演練按計劃完成,對模擬目標的打擊達到預期效果。
根據央視報導,此次演練模擬摧毀永安天然氣接收站,顯示解放軍意圖通過控制能源通道、切斷補給線,削弱台灣經濟與軍事運作能力。大陸國防大學教授張弛指出,「遠箱火」被譽為「越海殺器」,具備射程遠(200-300公里)、精度高(誤差數公尺)、火力猛(單次可發射數十枚火箭彈)、造價低(相較飛彈成本低)等特點,足以成為對台作戰重要武器。
永安接收站一旦受損 台灣電力數周內崩潰
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台灣最大天然氣儲存設施,總儲量450萬噸,負責接收並儲存從卡達、澳洲等地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根據經濟部能源署2023年數據,台灣能源總供給中96.7%仰賴進口,其中天然氣佔比20.2%,發電結構中天然氣發電更達40.1%。永安接收站每年處理1300萬噸LNG,支撐全台近半天然氣電力需求。另據能源署資料,台灣天然氣儲備量目前約11天,若永安接收站因戰爭或封鎖受損,無法補充進口天然氣,電力供應將在10至14天內崩潰,具體時間取決用電負載與剩餘庫存調度。
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天然氣與煤炭,能源署計畫至2027年將天然氣儲備提升至14天、煤炭儲備42天。演練顯示,共軍已將台灣能源基礎設施列首要打擊目標,凸顯「以能源斷鏈癱瘓台灣」的戰略意圖。
此外,這次演練也向美、日等國展示解放軍遠程打擊能力。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2024年報告曾指出,解放軍近年多次演練模擬封鎖台灣海峽,2022年與2024年「聯合利劍」演習已驗證其封鎖能力。此次「海峽雷霆-2025A」進一步整合遠程火力,顯示戰術更趨成熟。台灣國防部數據顯示,2025年1月共軍飛機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達255次,平均每月超過200次,顯示其對台威懾已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