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當今世界正處於地緣政治的轉捩點,美國與歐洲之間的跨大西洋聯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第二任期的展開,美國外交政策轉向單邊主義,傳統盟友關係被重新定義為交易性互動。這不僅影響了雙方的經濟與安全合作,更動搖了共同價值觀的基礎。歐洲逐漸意識到,過往依賴美國的模式已不可行,必須自我強化以應對新時代的威脅。本文將探討這一關係破裂的原因、歐洲的應對策略,以及對全球秩序的深遠影響。
跨大西洋關係的結構性破裂
美國與歐洲的裂痕首先顯現於經濟層面。川普政府對歐盟發起的關稅攻勢,顯示出對傳統盟友的經濟壓力毫不手軟。根據《GZERO Media》的分析,歐盟憑藉其市場規模與貿易能力,能夠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進行反擊,這使得雙方陷入一場持久的貿易戰。相較之下,亞洲的日本、南韓或北美的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難以抗衡美國。例如,加拿大因即將於2025年4月28日舉行的大選,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領導人可能在選前對抗美國,但最終仍可能在選後妥協。然而,歐盟的集體實力使其有能力長期抗衡,這也意味著跨大西洋經濟關係的緊張局勢難以緩解。
安全領域的衝突進一步加深了裂痕。川普政府對俄羅斯的單邊接觸政策,讓歐洲感受到直接威脅。根據《GZERO Media》的報導,川普有意在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條件下結束烏克蘭戰爭,甚至不惜犧牲歐洲的安全利益。2025年3月,川普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會面中宣稱自己「中立」,並凍結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一舉動震驚了歐洲各國首都。他公開支持「歐洲懷疑主義」運動,並將歐洲視為「可悲的搭便車者」,凸顯雙方的安全分歧。
價值觀的分歧是破裂的第三大因素。歐盟自二戰後建立的核心原則——自由貿易、集體安全、領土完整與法治——在川普的美國眼中已成為過時的負擔。川普多次威脅吞併格陵蘭,並願意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非法吞併,甚至支持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部分佔領,這種「強權即公理」的世界觀與歐洲的理念格格不入。《GZERO Media》指出,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慕尼黑演講中明確表示,美國不應為歐洲提供無償援助,顯示雙方已無共同基礎。
歐洲的自我覺醒與應對
面對美國的退縮,歐洲開始採取行動以強化自身能力。德國的財政改革堪稱轉捩點。根據《GZERO Media》的報導,2025年3月14日,德國總理候選人梅爾茨(Friedrich Merz)與綠黨達成協議,將國防支出從憲法「債務剎車」中剔除,並設立54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基金,以及1087億美元的氣候與經濟轉型基金。這一舉措打破了德國自二戰以來對財政紀律與和平主義的堅持,顯示出其對歐洲安全新局勢的急迫回應。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歐洲再武裝 (ReArm Europe)」計劃,設立1500億歐元的軍事採購貸款,預計未來數年可釋放高達8000億歐元的國防支出。
烏克蘭戰爭成為歐洲自我覺醒的試金石。川普凍結對烏克蘭的援助後,歐洲領導人在倫敦緊急峰會上對澤倫斯基展現團結。然而,歐洲的軍事能力受限於多年來的低投入,難以完全取代美國在情報、物流與高端武器的角色。專家預估,烏克蘭的現有裝備與歐洲增援只能支撐其戰線至2025年8月,之後的人力短缺將成為致命問題。為解決長期安全問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提議組建一支1.5萬至3萬人的歐洲維和部隊以威懾俄羅斯,但這一計劃仍需美國的軍事後盾,而川普顯然無意承擔此角色。
內部團結仍是歐洲的短板。例如,匈牙利對俄羅斯的溫和立場可能阻礙歐盟沒收3000億歐元俄羅斯凍結資產的計劃,而德國新政府的形成預計要到2025年5月中旬,這些不確定性可能削弱歐洲的決策效率。《GZERO Media》警告,若歐洲無法展現1938年般的勇氣,而非停留在1998年的舒適區,其在全球叢林法則中的生存能力將備受質疑。
全球秩序的G-Zero時代
跨大西洋關係的終結只是全球秩序崩解的一部分。《GZERO Media》創始人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提出,當前世界正進入「G-Zero」時代,即無人領導的狀態。美國雖仍是唯一有能力領導的強國,但川普的單邊主義使其放棄了全球警長的角色。根據其2025年風險報告,這種領導真空將使地緣政治不穩定性達到數十年來的高點。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因經濟困境與軟實力不足,無法填補這一真空,而傳統盟友如加拿大、德國、法國等因內政危機無暇他顧。
在G-Zero世界中,全球治理的缺失將加劇氣候變遷、技術顛覆與安全威脅等問題。權力真空為俄羅斯、伊朗等破壞性力量提供了可乘之機。例如,俄羅斯可能利用美國對烏克蘭的棄守進一步擴張影響力,而歐洲若無法有效應對,將面臨更大的邊境壓力。然而,危機中也蘊含轉機。歐洲若能團結一致,憑藉其經濟實力與資源,有望成為新的穩定力量,但成功與否取決於其能否克服內部分歧並迅速行動。
跨大西洋關係的終結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也為歐洲敲響了警鐘。美國的單邊主義與價值觀轉向,讓歐洲不得不正視自身的脆弱,並尋求獨立於美國的生存之道。這場變局不僅考驗歐洲的勇氣與團結,也將重塑未來數十年的國際格局。歐洲若能在危機中崛起,可捍衛自身價值與安全;若失敗,恐在叢林法則中沉淪。G-Zero時代的不確定性挑戰全球,適應與革新是唯一出路。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