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美國川普總統4月3日列出詳細清單,對全球各個貿易對象國,將實施對抗性關稅措施,希望能夠改善貿易逆差,並且迫使各國增加對美投資,並將製造業遷移至美國。
其實川普政府揚言要對各國採取對抗性關稅措施,早就浮現檯面,各國老早就已妥善備妥應變措施,以便因應美國調整政策。但是綠營執政高層過分高估台灣在川普政府眼中之地位,因此事前各項評估與預測都過分樂觀,因此當川普政府攤牌宣布相關措施,真正浮上檯面後賴清德政府顯得驚慌失措,並且被迫臨時緊急召開國家執政高層會議,根本無法立即提出有效應對策略,因此招致社會各界嚴厲批評。
拖到4月4日,總算行政團隊由閣揆卓榮泰率領重要政務首長,以「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為題召開記者會,提出880億元預算要求,並公開對美國政府喊話,堅稱我國近年來對美貿出超成長,係因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時,美國政策轉變要求所致,此種甩鍋至美方態度,顯然會讓綠營期待後續能夠對美進行貿易與關稅談判,在能夠成局前就蒙上嚴重陰影。
綠營從極度慌亂到隔夜端出此種涵蓋九個面向與二十項措施,預估將投入880億新臺幣之應對方案,真是「錯將危機當商機,搞錯方向亂撒幣」;由於當初綠營政府完全誤判情勢,讓企業與社會各界喪失信心,因此不禁讓人懷疑「診錯病情投錯方,不缺銀兩缺腦筋」。
特別是當美國政府不斷指控我國對美出口係採取不公貿易措施,此時若是貿然亂撒銀子支持業界對美出口,不更是坐實美國政府指控罪名,其中風險絕對不能低估。政府是否應先確認美方對我真正立場與態度,以便謀定而後動,避免躁進盲動,貿然採取不當措施。
臺灣鄉親只要冷靜思考,假若原先對美國對臺灣所採關稅額度判斷失誤,而且在獲知消息初期,以氣極敗壞態度應對狀況,此時怎能期待經過一個晚上就端出之應對方案思慮完備。更何況該方案涵蓋九個面向與二十項措施,並預估將投入880億新臺幣預算,此種急就章草率推出,自然是規劃品質粗糙,同時勢必未經審慎精算,這豈不是將國家大事當成兒戲來辦嗎?
其實綠營面對問題最大盲點就是事前不聽建言剛愎自用,事後又閉門造車躁進盲動;在美國川普政府真正攤牌前,多個產業工商團體與學界學者專家都曾經提出建言與警語,但政府主管部會與相關機關都未曾積極邀請業者與學界進行溝通對話,因此才會在召開記者會提出應對方案時,提到由各部會分別設置總數190條溝通專線,由此證明政府與工商業者及學界溝通根本不夠,此時草率倉促提出預算需求,究竟是否能夠對症下藥,確實是讓人懷疑。
在此必須嚴肅指出,儘管美國政府提出如此嚴苛關稅措施,但能否具體落實,對跨國貿易會產生何種衝擊,貿易生態又會發生何種變化,其實都要相當時日才能看出整個發展全貌。與其將其視為急驚風,必須立即拿出救命仙丹投下丹藥,毋寧沈著應對靜關後續發展態勢再做定奪。
最後還是要提醒,政府必須重視工商業者與學界專家學者意見,儘管對外經貿事關國家安全,但真正在第一線面對營運壓力,必須負責企業盈虧與生存還是工商業者,政府必須掌握業界需求與期待,提供最有力後盾與支持。政府面對經貿議題壓力,解決問題要靠腦筋,而不是到處亂撒幣。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