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中國選擇強勢回應關稅 川普沒做好準備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表示,川普沒做好中國強勢回應關稅的準備。圖/取自復旦發展研究院官網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表示,川普沒做好中國強勢回應關稅的準備。圖/取自復旦發展研究院官網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5日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宣布「對等關稅」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最糟糕的情況,即中國做出遠超美國預期的強勢回應。現在中方的反擊措施已經將球踢回到美國一側,是否提前引爆一場比肩2008年的金融危機,選擇權在白宮。

觀察者網報導,沈逸表示,中國這波回應措施覆蓋了關稅、不可靠實體清單、出口管制、反壟斷調查等多個領域,綜合運用了關稅工具與非關稅工具,對美國的單邊貿易霸凌措施進行了系統性的反擊。

沈逸說,很顯然,中方對川普採取的關稅霸凌措施是有認真準備預案的,而從現在的情況看,是挑選其中偏向於強硬的政策組合,進行系統和全面的報復與反擊。這可以看作是「中方對美博弈策略全面趨向於對等以及強勢的體現」;而從川普對中方的反應只有在社交媒體上故作鎮靜地大喊大叫來看,美方此前並沒有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預案,來回應中方可能採取的強勢判斷。

沈逸指出,從川普的經濟、金融團隊來看,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是個比川普更加一廂情願且善於自我催眠的大嘴巴。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稍微好點,但是能夠想出來的方法也非常有限,而且很顯然沒法在川普發布「對等關稅」方案時給出實質性的阻斷意見,只能用類似「不要報復」之類的話,說些有的沒有的。

沈逸稱,美國資本市場的反應非常直接,用全面的下挫,來表示對川普普強勢關稅政策的不信任。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回應川普關稅的話說得很清楚了,現在這種情況下的美國經濟,沒法長期承擔強硬關稅博弈帶來的壓力。

沈逸指出,川普根本分不清2025年的美國和2018年的美國,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貿然啓動的全面關稅大棒,不僅對經濟產生了衝擊,而且顯然是綁定了川普個人政治聲譽的豪賭。但顯然,第一波下去,在最關鍵的中國方向,出現的是川普團隊最不希望看到的強勢反彈。這種反彈會讓川普政府陷入尷尬的境地,如果硬撐,其他國家和地區大機率會採取實質性的跟進措施,形成更大的壓力;如果不硬撐,馬上改,可能面臨美國國內政治反彈。

沈逸表示,雖然依靠健康保健等服務行業提供的非農就業,川普在美國最新的就業報告中還能找到一些自我打氣的理由,但是與非農新增就業同步增長的失業率,結合股市的表現,以及匯率市場美元的下挫(理論上高關稅應該拉高美元匯率),顯然各種美國經濟即將或者正在面臨衰退威脅的信息,正在持續不斷地湧現。

沈逸說,和美國不同,中國對於回應川普的關稅大棒,是有充分準備的;無論是政策工具的完善,還是心理與認知層面的準備,都在這一輪的強勢反應中,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展示。

沈逸強調,現在球已經踢回到美國一側,是選擇理性反應,確保不要讓美國經濟面臨某種斷崖式下挫的風險,還是為了川普的臉面,繼續堅持強硬最終交換某種無法挽回的長期重挫,甚至提前引爆一場比肩2008年的金融危機,選擇權在白宮。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