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台灣人 你為什麼不生氣?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灣遭課徵32%。圖為台北股市8日開低走低,收盤跌772.4點。圖/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灣遭課徵32%。圖為台北股市8日開低走低,收盤跌772.4點。圖/中央社

高誓男博士/中央警察大學兼任教師

美國川普(Donald J. Trump) 總統在美東時間4月2日舉行記者會,宣布一項名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的行政命令,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普遍關稅」,並對包括中國、越南、台灣在內的多個貿易逆差國,實施最高可達50%的所謂「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川普總統按照雙邊貿易逆差與該國對美國(由白宮計算)的「現行關稅壁壘」稅率等條件,依序列出徵收的對等關稅,其中台灣赫然位居於首張表單。川普認為,台灣對美的實質關稅(包含「匯率操縱」等貿易壁壘)高達64%,因此64%對半,台灣出口至美國的商品課徵32%的「對等關稅」。

前項消息雖然川普總統早在上任後就屢有預警,然而由於這項關稅政策對國際社會的「普遍」性,以及所謂「對等」程度的計算,仍令全球185個以上的國家震撼,已然引起包括美國國內的軒然大波;不但美國股市連日大幅下跌,美國國內也湧現民眾對民生用品的搶購潮,美國各界也重砲抨擊,咸認這個政策對美國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對全球經濟情勢更無異是「世界大戰級」的深遠影響。

目前已經有許多歐洲國家表示將採強硬報復政策,在那些國家中,也引發了數百萬人對美國不滿的示威抗議。反觀我國政府,輿論已喧騰了大半天,行政院慢半拍,在川普總統公布對台灣課徵關稅36小時後,才出面宣布880億元支持方案;賴清德總統後來又發表談話強調,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國內一向自稱愛台的覺青與民團,依然宣稱繼續搞「大罷免」,為何政府及民進黨側翼的這些「強硬底氣」,不敢對美國去使呢?請問你能不生氣嗎?
 
民進黨親美抗中 真心換絕情
 
自民進黨第二次執政開始,兩岸關係最明顯的轉變,就是從馬英九政府時期平等互惠及實質交流合作(最具體的實例是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開始走向競爭對抗,使兩岸關係漸行漸遠。民進黨的「親美抗中」路線,成為民進黨追求台獨反統,企圖向美國買到台灣安全防護的路徑信賴。
然而,民進黨「親美抗中」路線下,美國的回報總是一次一次地讓國人深感失望。先不看一些被強迫購買美國商品的措施,對於美國具有爭議的要求,典型者如進口萊豬等,民進黨政府不顧國內多數民眾的反對執意而為,但都看不到美國對台灣友善的實質回應,最多就是賣一些不算先進的防禦武器,或者口頭上對防衛台灣的宣示而已;更不用說,台灣所買的武器都必須付出比任何買家還要昂貴的價格,成為標準的「盤子」!請問台灣人,你能不生氣嗎?
上月台積電宣布在美國的投資額累計約至1650億美元,近日又被川普總統片面地加碼約2000億美元至3000億美元。但是換來的回報是什麼?美國在這次普遍關稅政策中,不但對台灣祭出全球第二高的「對等關稅」,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更宣稱,要拿回台灣的晶片製造業,美國對台的這些政策都讓國人感到擔憂。然而,當一些歐洲國家已經紛紛表達不滿及採取對美關稅的報復政策,民進黨政府只是軟弱地宣布一些企業補貼輔助措施,強調沒有計畫採取關稅報復,以及急匆匆宣布後,又靜靜地指派官員要去美國協商,還不見得優先坐上談判桌。令人高度質疑,在民進黨政府對美國一再地以「真心換絕情」下,政府為什麼硬不起來?台灣人,對此你能不生氣嗎?
 
愛台覺青與民團都那裡去了?
 

青年是國家社會的棟樑,年輕人愛國保家的情懷總是讓人動容。筆者曾經目睹並曾參加過去的青年運動,支持面臨國際挫折或飽受不公平對待的政府。然而,時至今日,真正的愛國青年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號稱覺青的民進黨側翼。當立法院通過「國會改革法案」(《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份條文修正案),賴清德政府發動覆議、釋憲,號召「青鳥」民團等走向街頭,與大法官裡應外合,使得該法案幾乎全面「違憲」而失效。其次,針對立法院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法案》,賴政府眼見已無法再利用司法院大法官反制,竟然大開民主倒車,透過政黨發動「大罷免」,並在各地動員所謂「愛台覺青」。甚至在大學校園,配合連署宣傳,企圖至少罷免6位在野立委,以翻轉立法院的自己是少數席次黨的局面。然而,台灣受到美國對等關稅的不合理對待,聲稱最愛台灣的覺青及青鳥,你們的的熱血與勇氣都那裡去了?何以不敢對川普嚴正抗議呢?對此,台灣人不生氣嗎?
筆者呼籲,賴清德政府對美國川普的高關稅不應一再軟弱容忍,應該立即停止「大罷免」等對抗活動,朝野才能團結一致對外。尤其應該傾聽企業界的建言,仿效其他國家審慎計算自身擁有的籌碼,提出應有的的因應作為。畢竟,以川普總統的「交易」性格而言,只有現實的利害交易,方足以對抗美國無理的外交作為。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