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戰開始!陸以舉國體制迎戰川普 中央地方聯動大反擊

面對美國川普進逼,大陸展現舉國體制優勢,中央地方聯動共同抗擊美國。人民日報今再提大陸國家習近平的話「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意有所指。圖/取自央廣網
面對美國川普進逼,大陸展現舉國體制優勢,中央地方聯動共同抗擊美國。人民日報今再提大陸國家習近平的話「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意有所指。圖/取自央廣網

美國總統川普今(10日)清晨宣布暫緩對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讓全球股市大漲,但唯獨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至125%。對此,大陸不畏戰,中共除外交部、商務部申明「奉陪到底」,對美進口產品開徵85%關稅,央行也備妥銀彈與匯金等國企組「國家隊」為股市護盤,各部門同時做因應,從中央到地方聯動「抗美」,儼然做好準備應付一場中美大戰完美風暴,更應了毛澤東的話「我們不怕美國,因為我們有人民的力量」。

中央匯金聯手央行組「國家隊」,在川普衝擊中國之際為陸股全面護航。圖/取自中國商報

中央匯金聯手央行組「國家隊」,在川普衝擊中國之際為陸股全面護航。圖/取自中國商報

關稅戰火在川普宣布暫緩對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90天,唯獨對中國再開徵到125%關稅後,等於將戰場侷限在中美兩大國。中國顯然非省油的燈,迅速集結舉國之力應對挑戰,「國家隊」核心中央匯金昨已聯手央行及其他國資機構護盤金融市場,同時,大陸主要大城市亦步亦趨,從產業調整到市場開拓,全面動員,構築一場由中央到地方的「新抗美行動」。這場中美對抗,正演變為經濟、政治與意識形態交織的「完美風暴」。

國家隊動用1.3兆美元護盤 遏制恐慌

匯金自7日起加大對A股市場的護盤行動,通過增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穩定股市。新華社報導,截至9日,匯金已投入數百億人民幣購買藍籌股與核心指數基金,帶動上證指數在連日暴跌後反彈2.3%。人民銀行(央行)8日宣布,將為匯金提供再貸款支持,確保資金充足,並強調「穩定資本市場是當前首要任務」。匯金發出聲明稿說,匯金擁有「強健資產負債表與充足流動性」,將扮演長期市場「穩定器」,必要時將果斷出手。

同時,「國家隊」其他成員包括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及外匯管理局旗下投資機構,也加入護盤。香港《南華早報》說,這些機構合計動用資金規模逾1.3兆美元,目標是遏制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恐慌。分析人士指出,這種集中式干預不僅提振股市,更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金融體系的韌性。

地方大城市聯動反擊 滬深內外加持

在匯金「國家隊」打頭陣的同時,大陸主要大城市也迅速響應,從產業轉型、市場替代到民生保障,展現出高度協同的抗壓能力。

以上海為例,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積極配合匯金的護盤行動。上海市金融監管局8日召開緊急會議,要求本地券商與基金公司加大對A股支持力度,並鼓勵企業回購股票。同時,上海自貿區加速推進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合作,當地太陽能與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簽署價值逾50億美元出口訂單,試圖填補對美出口的缺口。彭博另報導說,上海高端辦公樓市場雖因經濟放緩而承壓,但地方政府已推出租金補貼,穩定外資企業信心。

上海自貿區過去就與東協各國合作廣泛,近日受到美國高關稅影響,上海自貿區加速與其他地區國家合作力度。圖/取自搜狐網

上海自貿區過去就與東協各國合作廣泛,近日受到美國高關稅影響,上海自貿區加速與其他地區國家合作力度。圖/取自搜狐網

此外,作為科技重鎮的深圳也迅速調整供應鏈策略。深圳市委昨天(9日)宣布,對半導體與新能源企業提供總額200億元補貼,鼓勵其擴大內銷與出口多元化。深圳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已有超過30家企業與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簽訂合作協議,將部分產能轉移至東南亞,規避美國關稅衝擊。同時,深圳證交所協調匯金,加大對科技板塊ETF增持,以穩定華為供應鏈相關企業的股價。

廣州市長:中國經濟非美國能輕易撼動

廣州市府也在8日啟動「穩外貿專項行動」,重點支持汽車、家電等行業開拓歐洲與中東市場。據報導,廣州港已新增10條直達東南亞航線,預計年內貨運量增長15%。此外,廣州推出消費券計劃,總額達10億元人民幣(約台幣45億元),刺激本地消費,以緩解出口受阻帶來的壓力。廣州市長溫國輝表示,「我們要讓美國看到,中國經濟不是他們能輕易撼動的。」

內陸地區城市成都與重慶,則承擔起穩定西部經濟角色。成都市府8日宣布,將加速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運營頻率,預計每月新增20班列次,強化與歐洲市場聯繫。重慶針對汽車與電子產業推出稅收減免政策,吸引企業將生產基地從沿海遷入內陸。兩地還聯手中央匯金,通過地方國資平台增持相關上市公司股票,穩定市場預期。

東北找俄買大豆 實踐毛澤東「自力更生」

針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關稅威脅,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迅速啟動糧食收儲計劃。吉林省政府9日宣布,撥款50億元人民幣收購農民手中的大豆與玉米,確保農民收益不受影響。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簽農產品進口協議,計劃年內進口100萬噸大豆,作為美國供應的替代。東北地方政府強調,這是對毛澤東「自力更生」精神的現代詮釋。

與此同時,大陸文化和旅遊部9日發布赴美旅遊風險警示,建議公民謹慎前往美國,此舉直接衝擊美國旅遊業。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援引毛澤東的話「我們不怕美國」,強調中國有14億人民作為後盾,無懼任何霸權挑戰。各地文旅部門則隨即推出國內旅遊補貼,如北京推出「京郊遊紅利計劃」,刺激內需的同時凝聚民心。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主持會議時,要求各部門「以全局視野應對美國挑釁」,並重申「經濟穩定是對霸權的最好回擊」。從上海金融護盤到深圳的供應鏈轉移,再到東北農業保障,大陸顯然正以一盤棋策略迎戰川普的關稅攻勢。日前,路透曾對此報導說,「中國這種從中央到地方的協同作戰,是美國難以企及的制度優勢。」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今天(10日)再刊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說的話,「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人民日報說,「當此之時,重溫這些話,更覺振奮和篤定。」中美這場「完美風暴」遠未結束,大陸「舉國體制」除可凝聚人心,更趁此時機向全球展示不懼川普「訛詐」及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決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