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川普 陸經濟學家李稻葵:中國有牌可打 國債可增45兆 再發消費券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說,中國不僅有能力應對此輪美國關稅衝擊,更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牌」可打。圖/取自新華網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說,中國不僅有能力應對此輪美國關稅衝擊,更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牌」可打。圖/取自新華網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再加徵關稅,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知名經濟學者李稻葵說,中國不僅有能力應對此輪關稅衝擊,更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牌」可打。他強調,通過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擴大國債發行規模並實施直接消費補貼,中國經濟正面效應將遠超過關稅的負面影響。

李稻葵在自設頻道分析指出,川普此次加徵關稅舉措在國際和美國國內均引發強烈反彈。國際社會幾乎一致反對,美國國內消費者已走上街頭抗議,反對聲浪可能在5月進一步升級。此外,美國企業界和川普的金主們正積極遊說白宮,施壓其放棄或縮減關稅規模。因此,李稻葵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大概率會縮回去」。他進一步解釋,川普本人也曾表示,加徵關稅目的是作為談判武器,非長期實施。

中國對美出口僅占GDP3-4% 早做好準備

川普在台北時間10日凌晨也的確「縮了回去」,宣布暫緩對貿易夥伴國家實施對等關稅90天,唯獨對中國大陸再加稅到125%。李稻葵強調,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已顯著降低,足以抵禦外部衝擊。

2008年,中國出口占GDP比重高達30%以上,如今這比例已降至17%。對美直接出口占GDP比重更從2018年的6%左右,下降至目前的3%-4%。李稻葵說,中國早已為川普的貿易保護政策做好準備,「就等著這一天」。

應對措施:提振內需「三個非常」

面對關稅挑戰,李稻葵提出中國應採取「非常多、非常有力、非常有效的應對措施」,並以「三個非常」強調。他說,當前中國經濟核心問題在於內需尚未充分釋放,尤其消費潛力被抑制。

李稻葵建議,中國可進一步擴大國債發行規模。他指出,今年國債規模達12兆元(人民幣,下同),但仍有空間再增加10兆元(約台幣45兆元)甚至更多。這些資金可用於直接消費補貼,如在「五一」、「十一」等黃金周期間,對民眾消費每1000元補貼250元。此舉不僅能刺激消費,還將帶動財政收入增長,形成良性循環。

他提出,房地產限購政策可進一步放寬,尤其在大城市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此外,消費領域諸多限制也應鬆綁,例如他已多次提到的機車13年強制報廢規定,認為取消該政策將降低使用成本,激發購買意願。

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

李稻葵特別提到,應迅速提高14億人口中收入最低群體的保障水平,尤其60歲以上、未繳社保、每月僅領220元退休金的老年人。若將其退休金提升至800元,每年可增加7000億至8000億元消費,相當國家一年水利建設投入。此舉既能提振經濟,又具社會公平意義。

李稻葵指出,內需未充分釋放的一大原因是地方政府債務過重,導致財政支出和購買力不足,拖欠款項現象普遍。他呼籲加快解決這一問題,以釋放地方政府的消費潛力。

針對近期股市波動和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李稻葵表示,中國政府的政策儲備充足,且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今年兩會,已將川普的貿易戰措施納入考量。他預測透過態度明確的反制、加碼內需政策及與美國的堅決談判,中國股市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回歸平穩發展軌道。

李稻葵最後強調,中國經濟已非2008年或2018年的狀態,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的提升已成為共識。他呼籲民眾保持鎮定與信心,關注長期發展大方向,並相信中國政府有能力打贏這場關稅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