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封鎖中國趨勢增強 台商重建供應鏈要加快步伐

2023年6月16日,57家台資企業首次組團參展哈洽會。圖/黑龍江省台辦提供
2023年6月16日,57家台資企業首次組團參展哈洽會。圖/黑龍江省台辦提供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曾廣泛詢問台商:美中可能回到過去和睦相處的年代?竟然沒有一位台商認為「可能」,並認定這種爭霸態勢至少還要持續20年。曾在陳水扁時代擔任外交部長的黃志芳斷言,包括美中爭霸、俄烏戰爭在內的政緣政治變化已經造成世界經貿版圖的重整,成為台商未來難以迴避的挑戰,台商應該加快調整的步伐。

美中貿易戰不但持續,還隨著美國大選將近而升溫,據美國媒體報導,再次參選的美國前總統川普私下與顧問討論上任後, 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60%關稅,屆時恐怕引發一波更大規模的貿易戰。

1月15日,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在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演講「地緣政治時代台灣企業挑戰」。圖/記者宋秉忠攝

1月15日,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在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演講「地緣政治時代台灣企業挑戰」。圖/記者宋秉忠攝

日前,黃志芳在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舉辦的講座中,提到美中爭霸難以減緩的原因,就像市場上的公司都在爭奪市占率,只有市占第一的公司才能決定市場價格、遊戲規則,因此美中誰也不願意當老二。

在美中爭霸的架構下,黃志芳認為,未來全球經貿版圖會出現以下變化:

一,中國不再是世界工廠,各國都在組建本國的產業鏈,美國、歐洲、日本這些原本追求自由貿易的國家都推出鼓勵在地生產的「晶片法案」;

二,以前企業最重要的工作是降低成本,現在變成去風險化;
三,世貿組織的自由貿易規範不被重視,取而代之的是各國的產業補貼政策;

四,全球化生產變成在地或友岸生產;
五,包括台灣在內的 14 個國家組成「Altasia」(亞洲替代供應鏈),未來數年可望逐步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生產重心;
六,全球經貿大變局下,台灣成為全球最可靠的供應鏈。
然而,享受「替代供應鏈」的好處前,美國制裁俄羅斯、封鎖中國,卻讓台商吃了不少虧。

黃志芳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台商幾家消費電子廠宏碁、華碩等被點名要撤出俄羅斯市場,這讓台商痛苦不堪;各公司執行長在面對地緣政治變局的決策比各國總統、外長更難,因為總統、外長只要跟著美國走就成了,但公司可不行。

台商一不小心就踩到地緣攻治的「地雷」,以哈戰爭爆發後,一家替美商代工的台商突然丟掉一筆1500萬美元的訂單,原先,這家台商透過土耳其中轉,避開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但在以哈開戰後,同為伊斯蘭的土耳其強硬禁止美國產品進口,斷了台商替美商代工的生意。

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美中貿易戰,台商也開始重建全球供應鏈,黃志芳透露,隨著墨西哥製造逐漸取代中國製造,成為美國重要的進口國,去年已經有300多家台灣電子廠進駐墨西哥北部鄰近德州的地區,而且電子五哥也全都進駐。

除了墨西哥北部,黃志芳指出,越南北部河內附近,也成為台商電子廠聚集地,東莞、深圳台商透過海陸運,在8至10小時內就能供應北越工廠的原物料;泰國也是台商在東南亞的重要供應鏈,一些電路板、資通訊廠,已經在當地投資設廠。

黃志芳指出,原來台商只談「中國課題」,現在則要研究「全球課題」,全球製造商要重建供應鏈,都需要一個學習曲線,就像1980年代,日本汽車到美國投資一樣,現在台積電到美國投資設廠,就是一種學習,有了美國設廠經驗,未來在日本、德國設廠,就可以縮短學習曲線,美國市場對台積電和台商來說,都是壯大自己的必經之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