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電子加速器誘變育種實驗室是首個專門用於作物誘變育種的電子加速器實驗室,位於海南大學三亞南繁學院,建築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 該實驗室由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翟虎渠教授宣導成立,實驗室配備了首台專用於農業誘變育種的直線電子加速器裝置,搭建了完整的輻射育種平臺。 該裝置通過電子束和射線對種質進行改良與創新,處理劑量可精確控制,具有誘變譜廣、突變率高、誘變後代穩定快等特點。
自投入使用以來,實驗室已為海南省內60多家院校、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提供了輻射誘變育種服務,涵蓋玉米、大豆、水稻以及海南紅毛丹等熱帶植物。 此外,實驗室還與北京科技大學生物農業研究院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育種基地建立了合作關係,提升了科技創新能力,加快了玉米等作物種業創新與產業化的步伐。南繁研究院(簡稱“南繁院”)成立於2019年10月,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致力於南繁育種、種業創新及相關科研活動。 截至2023年底,崖州灣科技城已引進21家國內頂尖農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分支機搆,南繁產業關聯企業超過2800家。
南繁研究院科研助理李藝超現場說明玉米變種演變過程。圖/記者張蔭泉攝
2024年發佈的《南繁矽谷建設規劃(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南繁矽谷。 此外,南繁院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科研合作,推動人工智慧育種等技術在海外的成果轉化。總體而言,南繁研究院在科研平臺建設、人才引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種業創新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南繁研究院科研助理李藝超現場操作玉米採集平台車。圖/記者張蔭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