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信心喊話關稅戰:道路正確,相信中國、相信明天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信心喊話關稅戰,表示道路正確,要相信中國、相信明天。圖/取自新華社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信心喊話關稅戰,表示道路正確,要相信中國、相信明天。圖/取自新華社

美國不斷提高對中國大陸關稅稅率,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金社平」(「經濟社會部評論」筆名)11日在頭版刊發〈相信中國,相信明天〉一文對大陸民眾信心喊話,強調中國經濟必將在風雨後更加茁壯。現在走的是一條正確道路,要繼續往前推進。相信中國,相信明天。

文章指出,要相信中國,因為中國堅定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進入2025年,中國創新成果井噴式湧現:「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飛天在即,中國航天持續標注中國的新高度;CR450動車(高鐵)組樣車試驗時速450公里,蓄力刷新中國的新速度;DeepSeek(深度求索)人工智慧助手刷屏全球,宇樹機器人火爆出圈……新質生產力深刻改變著中國的經濟發展。」

文章稱,中國發展從來不是依靠改變遊戲規則的「巧取豪奪」,而是通過積極創新在市場競爭中尋求自身的發展空間。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了3萬多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多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多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將有效賦能產業轉型升級。高盛研報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慧每年將為中國GDP增速帶來0.2至0.3個百分點的提振。

文章評論,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甚囂塵上時,美國在忙「築牆」,中國在忙「開放」。在個別國家奉行保護主義、搞零和博弈威脅國際經濟秩序的當下,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舉措與跨國公司維護產供鏈穩定的需求同頻共振,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的確定性。

文章強調,以和為貴、和合共生的文明傳承,奠定了中國開放包容的內在特質。截至目前,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與自貿夥伴的貿易額佔中國對外貿易額的1/3左右,自貿「朋友圈」不斷擴大。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已經證明,國際合作才是正確選擇,經濟脫鈎只會削弱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的能力。

文章指出,中國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經典台詞:「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讓人共鳴,給人力量。中國經濟何嘗不是如此?

文章舉例,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要達到5%左右,曾是讓人揪心的增長目標。去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國經濟一度面臨市場預期和信心不穩、主要指標增速回落的不利局面。在關鍵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9月26日的會議及時作出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密集推出,不僅穩住了經濟增長,更增強了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文章最後強調,風雨之中,雄厚的經濟基礎、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和完整的產業體系,給了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底氣;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韌不拔的中國經濟必將在風雨後更加茁壯。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正確道路,要繼續往前推進。相信中國,相信明天。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