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狗把我咬了,怎麼說?哎呀朋友,你家沒穿衣服的巴郎子,在我腿上狠狠地開餐廳呢!
好了啦!你們不要再打了啦!——哎行嘞行嘞,兩個巴郎子再不要打咧!再打奶茶都涼掉咧!
隨著近來「饢言文」在網路的流行,不少台灣民眾也開始在短影音平台參與「饢言文」挑戰。
所謂「饢言文」,又叫「大盤雞文言文」,其實是對帶有新疆方言特色的普通話的戲稱,以新疆美食「饢」、「大盤雞」為噱頭,其生動活潑的表達方式和類似的迷惑效果,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對去新疆旅行產生嚮往。
在網路上,使用「饢言文」一般會用一句語氣強烈的「哎呀,捧油(朋友)!」來當開場白。誇人聰明,可以說「阿達西(朋友),你的腦子天山雪水一樣透亮的呢」;想威脅人,可以說「一會讓你的眼淚,塔里木河一樣流下來」;描述人冷漠,可以說「哎呀,捧油,冰一樣的情緒你有呢」
新疆是一個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政府會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因此,生活中各民族語言兼用成為新疆文化的傳統特徵,各民族長期接觸、不斷融合,也使新疆地區的普通話使用習慣自然而然發生了改變。
主謂賓語序的倒裝、音韻的抑揚頓挫、修辭上的地域特色,讓與「饢言文」有關的短影片在網路上迅速流行。新疆伊犁的依木拉·亞爾買買提近來成為一名網紅,就是源於一條「饢言文」型別的短影音。據陸媒報導,這條僅23秒的短影音,獲得了1800多萬的播放量。更厲害的是,喀什交警用「饢言文」宣傳反酒駕,影片狂攬2億多播放量。
或許在語言學者的眼中,「饢言文」是漢藏語系與阿爾泰語系之間語言接觸的結果,對映的是多民族交流與融合,但對普通民眾而言,「饢言文」更像是一種地區方言,只是覺得它「有趣」「好玩」,與將帶有口音的四川普通話戲稱為「川普」並無二致。
更讓人感興趣的是,「饢言文」有著頗具地方特色的修辭。當看到「喬戈裡峰一樣高」「吐魯番盆地一樣寬」「天山雪水一樣流下來」的描述,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新疆的巍峨雪山、廣袤草原、浩瀚沙漠、湛藍湖泊、蔥鬱綠洲。在「小紅書」等社群平台上,對「饢言文」的評論中,就不乏「大美新疆」 、「好想去旅遊」的感嘆。
實際上,新疆觀光業最近兩年已迎來不止一次的「潑天富貴」。去年夏天,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爆紅,劇中不僅展現新疆廣袤風光,還塑造了一組生動的人物群像,如純真而野性的哈薩克族男青年巴太,內秀卻勇敢的漢族少女李文秀,以及「要把顛簸的生活閃亮地過」的牧民們。這種自然風光加人文情懷的結合,恰恰符合了疫後大陸觀光業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旅客追求以自然、藝術和文化遺產為主的深度遊、文化觀光和綠色觀光,而不再簡單聚焦於購物和娛樂。
與此同時,北京冬奧帶起的冰雪熱潮,不僅讓東北的哈爾濱成為熱門旅行目的地,也讓同處冰雪黃金緯度帶的新疆成為滑雪勝地。目前,新疆已建超100家滑雪場,在有「雪都」之稱的阿勒泰,就有亞洲雪道最多且面積最大的滑雪場。在2022年底,當地還開行了「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遊專列,與在新疆已執行多年的「新東方快車」豪華旅遊專列相配合,在不同的季節滿足旅客的多元需求。
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新疆觀光熱度排名大陸第二,共接待海內外旅客逾3億人次,旅客消費近3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和21%,均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