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社論】新國會新政局新希望

藍白合能否在立法院實現,將影響國會改革。圖為國民黨立院院長參選人韓國瑜拜訪民眾黨黨團。圖/取自中央社。
藍白合能否在立法院實現,將影響國會改革。圖為國民黨立院院長參選人韓國瑜拜訪民眾黨黨團。圖/取自中央社。

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第十一屆立法院將於2月1日開議,除了增加許多新面孔外,政黨席次比例也有很大的變化。這次國會改選結果三黨不過半,沒有單一政黨形成絕對多數,小黨全軍覆沒,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形成新的國會生態。民進黨雖然贏得總統大選,但選票只有四成,國會也沒有過半,而且不是最大黨,成為「雙少數執政」。未來國會在政治決策上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再是執政黨的橡皮圖章。

如果民眾黨選擇不與民進黨結盟,民進黨在國會無法形成穩定多數,這一來終結了民進黨的八年完全執政,台灣將會出現重大的政局變化,這不但是三黨領袖智慧的考驗,也是我國憲政運作的一大挑戰。

終結民進黨八年完全執政 立法院不再是橡皮圖章

我國憲政體制經過七次修憲後,由於總統直選、取消國會閣揆同意權等改變,學這認為我國現制為所謂的「半總統制」。實際運作上,總統是具有對於行政院院長的任命權與免職權,因此也有學者認為臺灣是屬於「總統優越」的半總統制。

在2000年陳水扁第一次當選時,也是雙少數,國民黨為國會中的絕對多數黨,總統所屬政黨與國會多數黨不一致,當時陳水扁並未建立「換軌」或「共治」的憲政慣例,沒有選擇國會多數政黨組閣。自此,現在雖然再度出現總統面臨「雙少數」的政治現實,總統放棄行政主導權,屈從國會多數的提名國會多數黨的可能性不高,更何況國會目前也沒有單一政黨過半或穩定多數結盟。因此,新任總統在250上臺後,除非民進黨與民眾黨結盟,總統在行政院長的任命上就會面對國會重大的挑戰。即便順利完成任命與組閣,台灣的政治重心也不會只在總統府,而將會是總統府與立法院的角力。國會的角色更為重要,國會能特別是國民黨與民眾黨能否承擔起六成民意的託付,有效制衡總統的行政權將會各界矚目的焦點。

這次選舉結果,國民黨雖然是國會第一大黨,但是就算加上兩席無黨籍的黨友,離過半還差三票。藍綠若想在人事與法案上取得主導權,八席的民眾黨因此成為關鍵少數,成為藍綠拉攏與合作的對象。開票之夜柯文哲被詢及國會未來運作時,柯文哲抱持開放態度,表示民眾黨不會固定只跟誰合作,而是按照議題選擇合作對象。對於立法院正副院長的人選,目前民眾黨也尚未決定支持人選。這些都為民眾黨爭取不少彈性和空間,但也讓民眾黨增加操縱難度與風險,在政局穩定上也增加不少變數。

由於民眾黨存在相當大的變數,未來國會運作模式目前仍無法評估。在民生議題方面,朝野協商的空間較大,但是一些政治性敏感性較高的議題,民眾黨選擇合作對象的標準還很難判斷。而且在合作過程中如何保有自主性甚至突出特色亮點,都會有相當難度。民眾黨很有可能陷入鬥雞與閹雞的兩難。

由於國會運作生態前景不明,目前我們能夠期望的是,國會應該利用這次朝小野大的機會找回國會的尊嚴與權力,發揮有效的制衡力量。在野兩黨也意識到這一點。有志一同的各自提出國會改革方案。

民眾黨陷鬥雞與閹雞兩難

民眾黨日前拋出四項國會改革主張,呼籲兩大黨有志於角逐立法院長的人能夠具體回應,包括承諾第一會期修法建立「國會聽證調查」及強化「人事同意權審查」、「立委利益迴避規範」,並承諾定期公布「相關經費之使用」,貫徹公開透明原則。

國民黨也提出五點國會改革方案,如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必須記名投票、總統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常態化、各獨立機關乃至行政首長之人事任命及解任應受國會強力監督、推動國會調查權和聽證權、制訂藐視國會罪等。

這些都是強化國會監督力量的開始。過去八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台灣民主面臨嚴重倒退,出現「選舉威權」、「不自由民主」等現象。在資源分配上綁樁,拉攏民間團體;在人民權利上,限縮自由,製造恐慌;在獨立與司法機關的獨立性上,越發失去中立,更不要說諸多隱蔽深藏的弊案。這些都是新國會必須興利除弊的首要工作。在野勢力這次雖然在總統大選未能取得行政權,但國會還是有合作空間,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還是有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