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愛河出現大量魚屍體 研判汙染物所致

高雄市環保局人員於4月13日在愛河撈出大量的魚類屍體。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人員於4月13日在愛河撈出大量的魚類屍體。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雄愛河近日出現大量魚屍體,共打撈850公斤魚屍,環保局調查,研判是氣溫驟降,加上日前(12日)大雨沖刷側溝而汙染物流入愛河所致。

住在愛河附近的民眾13日發現,愛河上出現成群的魚屍體後,趕緊通報環保局。民眾表示,之前也有看過魚群屍體,但這麼大量還是第一次看到。死亡的魚類屬於「土黃仔魚」。

土黃仔魚是一種中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河口、近海沿岸及潟湖區,喜歡泥沙底質的環境。它的肉質雖細嫩,但魚刺較多,常被用作活餌垂釣黑鯛或紅槽魚。土黃仔魚的體長通常為10至20公分。

高雄市環保局接獲民眾陳情後,派人至愛河中華橋至五福橋河段巡查監測,採取水樣檢驗水質pH值介於7.61至7.72,導電度介於9600至4萬0300μS/cm,溶氧量介於3.38至4.47mg/L,溫度介於24.5至28.6度,水質檢測數據及水色正常。

至於魚群的死因,工作人員研判,巡查沿線未發現異常排放,研判可能因為4月13日日氣溫驟降,且12日有大雨沖刷側溝致汙染物流入愛河,導致魚群死亡。

環保局溝渠清疏隊近二日共動員5船次、12人次,打撈850公斤,已將河面死魚清除完竣,於今天(15)日持續加強河面巡檢及上游汙染源稽巡查作業。

為維護愛河水體品質,環保局將持續對於周邊事業辦理稽巡查作業,同時也請民眾若於河道發現非法排放或其他汙染情形時,可撥打公害陳情專線(07-7317600)或1999,共同守護高雄水體環境。

高雄市環保局近日獲報,愛河浮現大量的魚類屍體,圖為整理過後的愛河環境。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近日獲報,愛河浮現大量的魚類屍體,圖為整理過後的愛河環境。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