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美情單位監控 歐盟發給赴美官員「拋棄式手機」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歐盟與美國的關係惡化。圖/取自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歐盟與美國的關係惡化。圖/取自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臉書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近日開始為即將前往美國的官員配發「拋棄式手機」(burner phone,或稱一次性手機)與基本規格的筆電,避免遭美國情報單位監控或竊密。此類安全措施過去僅適用於赴中國等高風險地區的行程。將美國視為潛在資安風險,反映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歐美關係惡化的程度。一位官員直言:「他們擔心美方滲透歐盟系統。」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措施適用於下周將出席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世界銀行(World Bank)春季會議的委員與高級官員。他們指出,此舉比照前往烏克蘭與中國的安規標準,在這些地區,為防俄羅斯與中國監控,禁止攜帶一般資訊設備入境。

川普曾聲稱歐盟的成立目的就是「佔美國便宜」,並對歐盟出口商品徵收20%的所謂「對等關稅」,後來雖宣布為期90天的減半,但爭議未平。川普同時也向俄羅斯示好,以暫停軍援對烏克蘭施壓,要求其交出礦產控制權;他甚至威脅將撤除對歐洲的安全承諾,引發歐洲各國掀起一波軍備重整潮。一名歐盟官員悲觀底說:「跨大西洋聯盟已經結束了。」

白宮與美國國安會對此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布魯塞爾與華府當前正針對多項敏感議題進行談判,雙方都想蒐集對方資訊。歐盟貿易事務執委塞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14日在華府會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試圖化解日益升高的貿易戰。

路透報導,塞夫喬維奇會後在X平台上說:「身在華府……正把握這90天的窗口期,尋求對不合理關稅的共同解決方案。」他補充,歐盟「始終抱持建設性態度,並準備好推動一項公平協議,包括我們提出的工業品零關稅互惠方案,以及在非關稅障礙方面的合作。」塞夫喬維奇指出:「要實現這一點,雙方都必須付出重大努力。」

歐盟三位執委經濟事務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金融服務主管阿爾布克爾克(Maria Luís Albuquerque)以及負責發展援助的席凱拉(Jozef Síkela)將於21日至26日前往華府出席IMF與世銀春會。

《金融時報》報導,歐盟執委會證實,近期已更新針對赴美出差人員的安全建議,但強調並未以書面形式具體指示使用拋棄式手機。該建議由歐盟外交部門制定,屬例行調整。官員們表示,赴美人員已被建議在邊境關閉手機,並將裝置置於特殊防窺保護袋中,以防無人看管時遭美國情報單位監控、竊聽。

布魯塞爾地緣政治研究所所長米德拉爾(Luuk van Middelaar)指出,這樣的建議不足為奇:「華盛頓雖非北京或莫斯科那樣被視為明顯的敵國,但它也是一個傾向以非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與權力的對手。」他還提到,早在2013年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美國就曾遭指控監聽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電話。他說:「民主黨主政也使用同樣的手段,對歐盟來說,只是認清並接受這個現實。」

此外,赴美旅行還存在額外風險,美國邊境人員依法可查扣訪客的手機與電腦並檢查內容。有歐洲觀光客與學者因手機或筆電中含有批評川普政策的言論或文件而被拒絕入境。今年3月,一名法國太空科學家試圖入境美國時遭拒,有消息人士稱美國邊境官員檢查他的手機後,指控他對川普及其政策發表仇恨言論,隨後將他遣送出境。

歐盟官員已被告知,赴美時應將簽證註記於歐盟的外交通行證(laissez-passer)上,而非個人國籍護照,這樣才能確保能以外交或官方身分獲得更高層級的法律保護與通關便利。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