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巴勒斯坦裔學生馬赫達維(Mohsen Mahdawi)15日前往參加美國公民入籍面談時,遭移民當局拘捕。在被捕前一天,他向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坦言,他預感這場期待已久的面談可能是「陷阱」,但仍選擇前往,馬赫達維說:「如果我的故事能成為追求正義與民主的一部分,那就讓它發生吧。」
CBS報導,馬赫達維說:「我一年多來一直等待這重要時刻。但我也忍不住想:等等,這會不會是個圈套?」CBS記者目睹馬赫達維走進面談地點後數名聯邦探員隨即穿上防彈背心,約莫一小時後,馬赫達維便被上銬帶走。
馬赫達維的律師表示,當局援引一條極少動用的法律條文將其逮捕,該條文允許驅逐可能嚴重危害美國外交政策的外籍人士。馬赫達維繼哈利勒(Mahmoud Khalil)後,另一名以類似理由遭拘押的哥大學生。馬赫達維的律師團隊已向法官聲請釋放馬赫達維,並主張他因行使受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而遭到懲罰,違反第一修正案以及正當法律程序權利。
馬赫達維被捕後,聯邦法官塞申斯(William Sessions)即下令禁止川普政府將他驅逐出境,或將其移送出佛蒙特州。美國國土安全部將媒體詢問轉交給國務院回應,但國務院拒絕評論。
馬赫達維2023年與哈利勒共同創立哥倫比亞大學巴勒斯坦學生聯盟,並在以哈戰爭爆發後,積極參與校園內的反戰抗議。以色列對加薩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也讓美國校園內掀起挺巴聲浪。律師指出,馬赫達維已於去年3月逐漸退出抗議組織行動,但之後抗議升級,學生紮營並佔領校內建築。
這波全美高校挺巴抗議浪潮引發激烈政治反彈,批評者指控示威行動擾亂秩序,並出現反猶言論。川普政府以「未能保護師生免於反猶暴力與騷擾」為由,凍結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學校的聯邦經費。
馬赫達維表示,他在2023年接受CBS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專訪,談及抗議活動後,曾收到威脅、恐嚇。川普就任總統後,他更被親以色列團體Betar USA盯上。該團體今年1月在社群平台上將馬赫達維列入「驅逐名單」。
Betar USA前執行長格里克(Ross Glick)表示,該組織已蒐集數千名挺巴人士資訊並交給政府,稱這些人是否為哈瑪斯支持者,應由政府判斷。他說:「我們只是交出資料,接下來如何處理是政府的事。」
對此,馬赫達維強烈反駁,表示這些團體「扭曲資訊、編造謊言,強加在學生與行動者身上」。他否認校園抗議涉及反猶太言論,斥為「不實指控」。馬赫達維更補充說,若他真的被捕,「我想讓大家知道,我的同理心不限於巴勒斯坦人,也同樣包含猶太人與以色列人。」
上月,哈利勒在哥大宿舍外被捕並關押至今,目前被拘留於路易斯安那州。移民法官日前裁定川普政府可繼續推動其驅逐程序,但允許律師在4月下旬前提出救濟聲請。
在哈利勒被捕後,馬赫達維也開始採取行動自保,包括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但當接獲「公民面談通知」時,儘管預感可能遭拘留,他仍選擇前往。「這就是命運的諷刺。我接受這個結果。」馬赫達維在被捕前夕說:「如果我的故事能成為追求正義與民主的一部分,那就讓它發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