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川普關稅引爆全球風暴:半導體與製藥業的命運抉擇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美中貿易戰在2025年4月進入白熱化階段,白宮宣布因中國大陸報復性關稅,將對其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45%激增至245%,進一步點燃全球貿易緊張氛圍。根據聯合新聞網4月16日報導,川普政府以「解放日」為名,對所有國家徵收10%基礎關稅,並對貿易赤字嚴重的國家施加更高報復性關稅,中國大陸首當其衝。與此同時,川普針對半導體與製藥產業的關稅計畫,援引《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展開國家安全調查,試圖重塑美國在科技與醫療領域的供應鏈主導地位。這場關稅風暴不僅牽動美中關係,更波及全球產業布局,本文將剖析其動機、影響與未來挑戰。

關稅政策的戰略核心

川普政府自2025年初上任以來,延續「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對鋼鋁、汽車等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根據《紐約時報》4月14日報導,白宮啟動對半導體與製藥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計畫以第232條款為依據,限制進口以保護關鍵產業。此舉旨在降低美國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

半導體與製藥是美國經濟與國防的命脈。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強調,川普致力於將關鍵製造業回流美國,以消除對外國技術與藥品的風險。尤其在美中貿易戰升級後,美國對台灣晶片與中國大陸原料藥的依賴被視為潛在威脅,促使關稅政策加速推進。

相較於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的補貼策略,川普更傾向以關稅施壓。拜登2022年的《晶片與科學法案》撥款530億美元振興半導體業,但川普於2025年3月批評其效率低下,計畫透過「美國投資加速器」(United States Investment Accelerator)重新分配補貼,顯示其政策兼具破壞性與建設性。

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轉型

美國僅生產全球10%的晶片,且無最先進晶片的製造能力。根據CNBC報導,台積電(TSMC)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新廠是美國首座先進晶片製造設施,預計2025年試產,生產4奈米晶片,每月產能2萬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2025年3月表示,美國實現晶片自給自足「極具挑戰」,因全球供應鏈高度複雜。關稅可能推高進口晶片成本,迫使企業調整布局,但短期內難以全面回流。

市場對關稅的擔憂已顯現。根據《紐約時報》,晶片企業高管擔心川普可能削減《晶片與科學法案》資金,紛紛確認補貼合同效力。輝達(Nvidia)股價自2025年初下跌約三分之一,反映投資者對供應鏈不確定性的恐懼。然而,川普4月宣布對智慧手機等電子產品免除145%對中關稅,顯示其試圖平衡消費者與產業利益。

地緣政治連鎖效應不容忽視。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將評估關稅對台影響,並尋求與美國對話。南韓、日本等供應鏈關鍵國家可能調整出口策略,而中國大陸已於4月對美國商品加徵125%關稅,貿易戰風險加劇。台積電計畫追加1000億美元在美興建五座新廠,顯示其因應關稅壓力的戰略調整。

製藥業的壓力與機遇

美國高度依賴中國大陸、愛爾蘭與印度的藥品與原料藥,供應穩定性直接影響醫療系統。根據《GZERO Media》,川普的關稅計畫旨在促進藥品製造回流,但藥廠憂心成本上升導致藥價上漲與供應短缺。美國藥廠已遊說川普,建議分階段實施關稅以緩衝衝擊。

白宮資料顯示,全球假冒藥品貿易每年造成2250億至6000億美元損失,假藥流入威脅公共健康,例如芬太尼相關問題。關稅或能重建美國藥品製造基礎,降低對外國原料藥的依賴,但需巨額投資與時間,短期成效有限。

關稅可能推高藥價,對患者構成挑戰。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023年報告,川普首任期內的關稅對價格影響有限,但此次關稅範圍更廣,可能引發顯著波動。患者團體擔憂藥品可及性下降,特別是慢性病患者,迫使川普政府在保護主義與醫療公平間尋求平衡。

政策執行與全球影響

關稅計畫執行充滿變數。根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國家安全調查需270天完成,關稅最快2025年底實施。但調查結果可能因國際談判或政治壓力改變。川普2月表示關稅將「自25%起逐年提高」,顯示政策靈活性與不確定性並存。

川普對《晶片與科學法案》的態度反覆。根據路透社,3月31日,他簽署行政命令設立「美國投資加速器」,加速企業投資,但要求重新談判補貼協議。參議員托德.楊(Todd Young)指出,川普的批評與其支持法案的行動「存在張力」,顯示政策協調挑戰。

關稅重塑全球貿易格局。根據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計,川普的關稅計畫將使2025年美國家庭平均增加1300美元稅負,加劇通膨壓力。盟友與對手的報復性關稅可能推高全球商品價格,影響電子與醫療產品。歐盟計畫推出類似《晶片與科學法案》的政策,中國大陸則持續投資半導體,川普需避免經濟孤立。

結語

川普的關稅政策以半導體與製藥為焦點,試圖重振美國製造業,但其對中國大陸245%關稅的激進舉措,正將美中貿易戰推向新高點。根據聯合新聞網4月16日報導,白宮聲稱已有75國尋求新貿易協議,顯示川普試圖透過關稅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然而,供應鏈重組的高成本、國際報復風險與國內價格壓力,考驗其政策智慧。半導體與製藥作為科技與醫療核心,其命運不僅關乎美國,更牽動全球經濟。隨著關稅調查與談判推進,這場風暴的影響將逐步顯現,未來數月值得密切關注。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