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成倒閣 桂宏誠:國民黨退無可退 不如正面迎擊

學者同意立法院提出倒閣,讓藍營走出罷免泥淖。圖為立法院18日上午原本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施政報告備詢,但立法院變更議程而被請回,民進黨團提有關反共諜滲透的國安法案,遭藍白立委反對,各自在議場內舉牌叫陣。圖/中央社
學者同意立法院提出倒閣,讓藍營走出罷免泥淖。圖為立法院18日上午原本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施政報告備詢,但立法院變更議程而被請回,民進黨團提有關反共諜滲透的國安法案,遭藍白立委反對,各自在議場內舉牌叫陣。圖/中央社

民進黨欲以「大罷免」對國民黨趕盡殺絕,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晚提出倒閣之議,民主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對《梅花新聞網》表示:「支持蔣萬安的說法,這時就應該展現魄力。」

當初修憲有配套但沒執行

桂宏誠說,由於我國憲政制度偏向議會內閣制,而議會內閣制精神是由國會多數黨或是多數聯盟組閣,國會多數黨才是「朝」,是執政黨;國會少數黨是「野」,所以理論上應該由國民黨組閣。台灣現在憲政制度竟可以不尊重立法院多數黨,整個亂了套。

桂宏誠說,1997年第4次修憲後,總統任命行政院長無須經立法院同意,但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新增立委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以及行政院長於不信任案通過後可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的機制。「總統任命行政院長無須經立法院同意」在當時產生重大爭議,不過主導修憲的國民黨幕僚、台大教授蔡政文曾解釋「這沒有影響」,因為我們還仿效法國讓立委可對新上任的閣揆提不信任投票,蔡政文認為這就猶如行使了同意權。

桂宏誠說,其實去年總統賴清德提名卓榮泰當行政院長時,他就建議立委對卓榮泰提出不信任投票,一旦卓榮泰通過投票,也等於是為自身獲取正當性,同時這也是建立憲政慣例。

但當時很多學者擔心這麼做,賴清德會解散立法院、讓國會重選。不過桂宏誠認為不會,因為立法院才剛選完,賴清德若解散上任才一百多天的立法院,需承受極高的政治風險。

桂宏誠表示,我們修憲有參考法國體制,但是一來法國的總統選舉是採取二輪決選制,所以不會像賴清德是只有40%民意的「少數總統」;另外法國的內閣通常由多數黨組閣、或是會組成聯合內閣,內閣有把握了,會主動向國會要求舉行信任投票。那既然台灣當初修憲就是朝這個方向,就不應該害怕。

認為倒閣還可以更早提

桂宏誠說,他認為現在立法院提倒閣應該會成功,但是總統敢不敢解散國會,要看賴清德的政治判斷。從另一方面講,既然民進黨要把國民黨立委全部罷掉才甘休,那國民黨乾脆正面迎擊並且訴諸民意,「蔣萬安昨天提倒閣,我還覺得太慢了。」

桂宏誠說,民進黨的思路是「立院沒過半,所以不能配合總統執政,因此一定要讓立院過半,否則不罷休」。但民進黨的手段過於卑劣,小案大辦,一個偽造文書就要抄在野黨部、收押禁見主委,完全違反刑事上的比例原則,違法而濫權;民進黨是少數執政,卻把多數的在野黨當做「中共同路人」、當做「敵人」,這已經不是正常民主制度運作時面對政治對手的態度,甚至到了「準戒嚴」的地步,跟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差不多了。

桂宏誠說,現在可以看出:首先,司法手段對民進黨沒用;其次,國民黨本來就比較不擅長上街頭,還要付出較高成本;第三,以罷制罷成果也有限。既然如此,那就走憲政制度,倒閣,這是最不得已的做法,但國民黨如果不提倒閣也沒有其他更好辦法了,難道一路被打到底?

在野應展現魄力

桂宏誠表示,若國會真的改選,過程又是政治動員,跟走上街頭意義是一樣的;何況罷免要拖到8月,如果罷免成功還要改選,要拖到何時?台灣不能再內耗下去。

他不認為應該對朝野各打五十大板,執政黨不能整天想鬥爭、想把在野鬥到趴,國民黨本就該反擊,因此他支持蔣萬安的提議,「這時展現魄力是很好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