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面對民進黨濫用司法,推動大罷免,台北市長蔣萬安現身街頭抗議活動現場,呼籲立法院立即推動倒閣,他說:「與其讓執政者用不公不義毀壞台灣,立院應推動倒閣,用立委改選對總統賴清德進行不信任投票。」
賴政府沐猴而冠迄今, 一事無成,台灣內憂外患,柯建銘推動的大惡罷,全然違背了民主政治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原則,不過是賴政府無能和民進黨輸不起的遮羞布罷了!偏偏,國民黨中央渾然不知,面對民進黨的惡行爛招,毫無對策,先機盡失,處處被動。如今,行政、媒體、檢調、司法、公民團體都成了大惡罷的工具,在某些無腦民眾心裡,大惡罷甚至取得了不正當的「正當性」。此時此刻,直球對決大惡罷,可有良策?
筆者以為,蔣萬安遲來的倒閣提議,正是直球對決民進黨大惡罷的唯一解方!何況,蔣氏倒閣提議甫出, 綠營與側翼,群起敲鑼鳴鼓,譏笑攻訐,從博弈心理學角度觀之,足見倒閣之議,打到了民進黨和賴政府的要害!
直球對決大惡罷,必須以「革命」手段來解決非常問題。不幸的是,台灣民眾,特別是藍軍與其支持者,浸淫假性民主多年,溫良恭儉讓久矣,早已失去了「革命」的勇氣和思維,無能,也無力發動類似紅衫軍包圍總統府的群眾運動。群眾運動不可求,倒閣,便成了體制內對抗大惡罷的唯一選擇!問題是,遲來的倒閣之議,可有勝算?
按憲法增修條文有關倒閣的規定是這麼寫的:「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10日內,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行政院院長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當然,了解憲法增修條文的人都知道,增修條文用的是「得」字,因此,就算立法院成功倒閣,解散立法院的最終決定權,還在賴清德的手上。
儘管如此,立法院通過不信任案,成功倒閣後,卓榮泰必須請辭,賴清德若是硬槓,不宣布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那麼,恰恰說明了民進黨眼中毫無中華民國憲法,反對黨就取得了罷免賴清德的「正當性」。
按憲法增修條完第70條之規定,罷免總統、副總統,須經全體立法委員1/4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2/3之同意。依現階段立法院的結構,絕無可能通過罷免賴清德的提案。但是,賴政府一年多來的惡行劣跡,人民看在眼裡,苦在心裡,1/4立委提議罷免賴清德,輕而易舉。即使罷免不成,賴清德也將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個被提議罷免的總統,這將是民進黨賴清德一輩子的恥辱!也給予民進黨內部、想要取賴而代之者、更多的想像空間!
換個角度,當初,假若國民黨發動倒閣成功,賴清德不解散國會,民進黨再想發動大惡罷,不就真正落實了民進黨輸不起的指控嗎?彼時,藍軍豈不是有更多可以制衡制裁民進黨的策略和手段嗎?蔣萬安倒閣之議,雖然遲到,但劍指賴清德,「圍魏救趙」,或許可以藉著倒閣,逼迫民進黨撤銷大惡罷,讓台灣民主政治回到正軌。
如果,賴清德宣布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那麼,反對黨亦可藉此機會,主張總統副總統和立委,同步重新選舉,形成政治慣例,並主張,重新選舉時,如總統副總統非屬國會裡的多數政黨,總統提名的閣揆和各部會首長名單,須事先經各黨派協商,以便形成穩定的施政多數。即使總統副總統不重選,立委重選,亦可收延長戰線之效。立委重選,反對黨若齊心聯手,贏面應大過於民進黨,朝小野大局面,一旦再現,賴清德該當如何?故技重施?宣布戒嚴?還是公然廢除憲法,走向專制獨裁?
倒閣之議,縱使遲到,藍白若能放下恩怨,積極推動,成功機率極大,既可逼民進黨和賴政府撤銷大惡罷的鬧劇,且可圍魏救趙,化被動為主動,有機會抓回話語權和政治議題的設定權。
當然,圍魏救趙,仍須具有領袖魅力的悍將領軍。這點,不免讓人對蔣萬安倒閣之議的施行,有著較多的悲觀!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