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90天豁免帶來急單 學者提醒勿盲目擴廠

北威論壇之「川普關稅戰,全球風暴」座談會18日在台北舉行,受到投資人的重視。圖/北威論壇提供
北威論壇之「川普關稅戰,全球風暴」座談會18日在台北舉行,受到投資人的重視。圖/北威論壇提供

川普政府給大陸以外國家90天的關稅豁免,不少台商因此接到急單,但主持「北威論壇」的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提醒,在美中關稅戰的背景下,今年全球貿易必然大幅減少,美國出現停滯性通膨的風險也上升,甚至可能出現1930年代的大蕭條景象,加上美中貿易戰可能持續510年,所以今年絕非台商擴廠的良機。

出席「北威論壇」的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楊永明指出,川普政府是向全球要錢、要廠、要新秩序。

要錢,楊永明指出,美國原來每天收5億美元,現在宣稱要收到20億美元,而且,川普要大家買美債,但今年到期的美債已經高達12兆美元。

要廠,楊永明指出,川普要將供應鏈再搬回美國,但他的家族卻從來沒在美國投資過製造業。

要新秩序,楊永明指出,川普要讓美國貿易逆差歸零,並以國安手段向有美國駐軍的國家施壓,日本就是美國首先要塑造的樣板,即便日相石破茂在國內是政治孤鳥,他也不願立刻下跪,而是採取拖字訣。

在日本、韓國、台灣都還沒成為屈服的「樣板」前,川普又向加拿大、墨西哥等鄰邦施壓,楊永明形容,川普向全球普加關稅之舉是「掀桌子」,與全球為敵。

在此這種情況下,楊永明指出,現在已經出現「全球減美國」的趨勢,開始去美化,並與同時遭到美國關稅制裁的國家抱團,「全球減美國」與「中國加一」形成對比,還有許多國家為分散市場而轉向中國市場。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則發現,川普政府的關稅豁免清單就是美國無法生產的產品,如個人電腦、筆電、手機,如果客戶無法從大陸買到,就只能跟台灣買;有一家台灣工廠在川普第一波關稅戰中,被美國客戶取消訂單,但在關稅豁免政策宣布後,不但接到美國客戶的訂單,美國客戶還要台灣廠商到國際收購零組件,只要不是大陸製造的都行,而且要快。

朱成志形容,現在是「台灣搶出貨,美國忙囤貨,全球搶艙位」,台灣廠商反而在中美關稅戰開打初期受惠。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