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結束羅馬核談判 雙方同意下周展開新一輪協商

據報導,伊朗與美國在羅馬舉行的第二輪核談判歷經數小時後結束。圖為示意,圖/由ChatGPT生成
據報導,伊朗與美國在羅馬舉行的第二輪核談判歷經數小時後結束。圖為示意,圖/由ChatGPT生成

伊朗國營電視台19日報導,伊朗與美國在羅馬舉行的第二輪核談判歷經數小時後結束。談判地點為羅馬卡米盧恰(Camilluccia)區的阿曼大使館,目前尚無談判結果的明確訊息。雙方僅表示已同意於下周展開新一輪會談,繼續就德黑蘭的核問題磋商,試圖化解雙方長達數十年的對峙。

綜合路透、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導,伊朗官員表示,伊朗外長阿拉克奇(Abbas Araqchi)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透過一名阿曼官員進行間接談判,該官員將在雙方間傳遞訊息。這距離雙方在馬斯喀特進行首輪間接會談僅一周,當時雙方均稱該次會談「具建設性」。

阿拉克奇與威特科夫曾在第一輪結束時短暫互動,但自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以來,兩國官員未曾正式舉行直接會談。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Esmail Baghaei)對國營電視台表示,談判屬於「間接會談」,他稍早也在社群平台X發文稱,伊朗「一貫以誠意與責任感展現其對外交的承諾,視其為解決爭端的文明途徑。」巴蓋伊補充說:「我們明白這不是一條平坦的路,但我們睜大眼睛、憑藉過往經驗,審慎踏出每一步。」

伊朗國營媒體報導,阿拉克奇在會談前與義大利外長會晤時表示,伊朗始終致力於外交,並呼籲「所有參與談判的各方把握機會,達成一項合理且合邏輯的核協議」。他指出,「此類協議應尊重伊朗的正當權利,並解除對伊朗的不公平制裁,同時解答外界對伊朗核計劃的疑慮」。

阿拉克奇18日在莫斯科曾說,只要華府態度務實,伊朗相信仍有可能與美國就核問題達成協議。

義大利外長塔亞尼(Antonio Tajani)於社群平台X上寫道:「羅馬已成為和平與對話之都。我鼓勵(阿拉克奇)繼續走外交談判之路,以防止核武擴散。義大利政府希望大家能一同找到對中東的正面解方。」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Mariano Grossi)當天也與塔亞尼會面。若雙方最終達成協議,該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將再次擔任核查重責,正如其於2015年協議中所扮演的角色。塔亞尼表示,義大利準備「協助推動談判持續進行,必要時可展開技術層級協商」。他在聲明中指出:「外交協議需日復一日、耐心建構,靠的是對話與相互尊重。」

然而,由於部分伊朗官員曾臆測制裁可能很快解除,德黑蘭方面試圖壓低外界對迅速達成協議的預期。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本周表示,他對此「既不過度樂觀,也不悲觀」。

川普則在周五對記者表示:「我就是要阻止伊朗擁有核武,說白了,他們不能有核武。我希望伊朗強盛、繁榮又出色。」

與此同時,一名以色列官員與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並未排除在未來數月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

川普於2018年第一任期內退出伊朗與六國達成的2015年核協議,並恢復對伊朗的嚴厲制裁,川普重返白宮後,隨即重啟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華府希望伊朗停止生產高濃縮鈾,因美方認為德黑蘭當局的目的是製造核彈。伊朗則一貫聲稱其核計劃為和平用途,願意就部分限制進行談判,條件是美方提供保證不會再毀約,並解除制裁。

自2019年以來,伊朗已違反並大幅超出2015年協議對濃縮鈾的限制,累積的鈾存量遠超西方所認定民用能源計劃所需。

一位不具名的伊朗高層官員透露伊朗的談判底線,包括絕不接受拆除濃縮鈾離心機、全面停止濃縮活動,或將濃縮鈾庫存削減至2015年協議以下的水準。伊朗同時拒絕就其防衛能力展開談判,包括彈道飛彈計劃與自製飛彈的射程。

作為2015年核協議的參與方之一,俄羅斯已表態「願意協助、斡旋,或擔任任何對伊朗與美國有利的角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