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專欄】倒閣    就是倒賴清德!

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倒閣論引起熱烈討論,他於20日出席「戰獨裁 站出來」活動,支持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圖/中央社
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倒閣論引起熱烈討論,他於20日出席「戰獨裁 站出來」活動,支持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圖/中央社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前幾天,我在梅花新聞網發表《直球對決大惡罷 遲來的倒閣是唯一解方》一文,連日來,贊成與不贊成倒閣的意見紛陳,莫衷一是。容我進一步說明,為什麼「倒閣」的勝率要高於「反惡罷」。

儘管民意調查顯示,贊成大罷免的民眾遠低於反對者,但是,按現行選罷法,罷免的門檻甚低,只要罷免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即贊成罷免的票)超過不同票,且同意票達到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即為通過。與選舉勝選相較,罷免勝選,更容易達陣。換句話說,罷免案,比的是政黨的動員能力,不是執政優劣的問題。

不幸的是,當罷免案遍地開花、形成大罷免時,被罷免的對象,形同遭到各個擊破。動員能力弱的政黨,備多力分,力量分散,只能寄望各個被罷免者的動員能力了!打群架變成了眾暴寡,國民黨何來勝算?再說,大罷免無需求全勝,柿子挑軟的吃,只要罷調個六、七個藍委,綠軍取得力院的多數,便是勝利!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具有以下的贏面優勢。

第一, 國民黨缺乏主心骨,中央意見分歧,各自為政,立委、民代各掃門前雪,少有奧援。全面發動大罷免,國民黨捉襟見肘,補得東牆西牆倒,補得西牆東牆倒,全線潰敗,也未可知。

第二, 民進黨執政多年,掌控大眾媒體與網路側翼,顛倒是非,得心應手。國民黨缺乏議題設定能力,又無媒體網紅可資對抗綠媒。即使少數公正媒體願意報真相、講真話,常被民進黨抹黑為紅媒,造成寒蟬效益。

第三, 大罷免需要動員,動員需要經費。民進黨執政多年,國庫黨庫、酬庸補助,政治獻金,大水庫甚為豐滿,且有富商曹公公等力相助,經費充裕,招募失業遊民擔任義工,輕而易舉。相形之下,挺藍的大咖商賈,歷經2020、2024選舉後,紛紛失望求去,甚至倒戈相向。

第四, 國民黨無錢招募「義工」,對抗街頭號召連署罷免藍軍的綠色大軍。藍軍青年軍缺乏黨中央關愛的眼神和奧援,中老年義工,垂垂老矣,就連相罵的本錢都沒有了,如何抵擋青鳥蟾蜍遍地開花?

第五, 藍白心結未解,柯文哲因京華案與政治獻金案,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慘遭羈押數月,國民黨幾乎是噤聲不語。民眾黨立委全屬不分區,大罷免不影響民眾黨立委去留,大罷免過程,調動不起民眾黨的積極性,國民黨就無反惡霸的勝算。

第六, 阻止大罷免只能同時吹響罷綠的號角,但是,從第一階段連署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中選會、各縣市選委會、教育部和檢調單位對罷藍罷綠的雙標。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只有你想不到的爛招,沒有做不到的賤招。民進黨算準了國民黨的「溫良恭儉讓」,如何不贏?

第七, 儘管民調顯示,綠藍白三黨支持率互有起伏,但以歷屆選舉得票率來看,台灣選民「非綠VS泛綠」,6比4已成定局。按選罷法有關罷免案同意通過的規定,即使是在非綠大於泛綠的選區內,只要非綠陣營分裂,動員乏力,罷免案成案,並非難事。

第八, 某些專家學者認為,大罷免一旦進入了第二階段乃至於成案,尚可寄望於所謂「中間選民」。不過,藍綠對立多年,彼此仇恨值螺旋升高,哪裡來的中間選民?民主政治所謂中間選民指的那些「選人不選黨、搖擺於兩黨或三黨之間」的選民。在台灣,這樣的選民將近40%,他們患有政治冷感症、非不得已絕不投票,對藍綠白皆無好感,寄望他們在大罷免成案時發揮中流砥柱的效果?緣木求魚是也。

相對的,倒閣,只需全體立委1/3以上連署,便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以藍白在立法院占多數的現狀而言,倒閣並非難事,無須曠日廢時,拉長戰線,也無須在經費媒體兩缺的情況下,全島動員,上山下鄉。120小時內便可直球對決,推倒卓內閣!推倒卓榮泰,就意味著對賴清德提出不信任案,推倒賴清德!倒閣,就是倒賴清德!

推倒卓榮泰、賴清德,那麼,身陷「牢獄」數月之久,和賴清德有父仇不共戴天的柯文哲,不會額手稱慶?民眾黨新任黨魁黃國昌不會鼎力參與倒閣?

120小時倒閣後,卓榮泰必須辭職,不容戀棧,240小時內,賴清德或是另提閣揆人選,或是解散國會,無論賴選擇哪一條路,都是修憲後從未有的變局,這就留下了許多政黨協商折衝的空間,強過因應大罷免的被動挨打!

至於某些人擔心的立委重選期間的空窗期,政黨動員和選舉經費短缺,中選會、媒體、檢調不中立等問題,即使不倒閣,反惡罷一樣會碰到!倒閣,反而會將這些問題曝光在全體選民、甚至國際社會的眼中。

反惡罷,最多,不過是反柯建銘!倒閣,就是倒賴清德!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