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表示,已準備好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國。英國航母打擊群指揮官透露,即將展開為期8個月的的印太部署可能穿越台灣海峽,顯示英國對維護國際秩序的決心,儘管此舉可能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周二(22日)報導,英國皇家海軍「2025航母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 2025)將從朴茨茅斯(Portsmouth)啟航,展開為期8個月、名為「高桅行動」(暫譯,Operation Highmast)的印太地區部署。雖然英國政府尚未確認具體航線,但海軍已表示不排除穿越寬180公里台灣海峽的可能性。台灣海峽因中國宣稱主權而備受爭議,國際社會則依據國際法視其為「公海」,主張航行自由。
此時正值外界日益擔憂中國可能全面入侵台灣。中國軍方近期頻繁演練入侵台灣行動,本月初進行實彈演習,上月(3月)更被發現使用「諾曼第登陸式」(D-Day style)駁船,進行兩棲登陸演練。與此同時,英中關係因間諜疑慮及英國政府接管中國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正趨於緊張。
航母打擊群指揮官布萊克摩爾准將(Commodore James Blackmore)告訴《每日電訊報》,他已準備好執行任何指令。他站在價值30億英鎊(約台幣1304億元)的「威爾斯親王號」航母(HMS Prince of Wales)飛行甲板上說:「我的任務是執行政府或國防部下達的任何使命。我的責任是為所有可能情況做好準備,無論是戰鬥能力、防務合作還是與盟友的協作」。他雖未具體透露印太地區的航線,但強調此行的目的是「維護國際秩序」,並向盟友展示英國的承諾,「航線選擇將由更高層政府決定,但我可以保證,我已準備好執行任何航線和任務」。
.@HMS_Richmond departs Plymouth to join UK’s flagship @HMSPWLS on the Royal Navy’s headline deployment of 2025. #CSG25
— Royal Navy (@RoyalNavy) April 22, 2025
🔗https://t.co/A4uUyP4NYF pic.twitter.com/kMgkcQijVB
本月稍早,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上將(Adml Sir Tony Radakin)訪問中國,與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會晤,這是10年來首次此類訪問。外界猜測中國可能警告英國不要穿越台灣海峽。中國聲稱幾乎整個南海及台灣海峽為其內海,但國際協議認定這些區域為公海,任何國家船隻均可自由通行。
2021年,英國航母打擊群為避免激怒中國,選擇避開台灣海峽,當時資深的保守黨議員批評政府不敢對日益擴張的北京採取強硬立場。若此次「2025航母打擊群」再次避開台灣海峽,可能被視為英國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示好的進一步證據。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一月訪中,外相拉米(David Lammy)去年底也訪問北京,顯示英國政府試圖「重啟」與中國的關係。
「2025航母打擊群」還將穿越紅海曼德海峽(Bab-el-Mandeb),該地區過去一年多來因葉門叛軍「胡塞武裝組織」(Houthi)持續動盪,皇家海軍已積極參與相關行動。布萊克摩爾准將表示,若有需要,航母群已準備在紅海進行戰鬥:「我必須時刻保持自衛能力,並在被要求時進行打擊。這是航母打擊群的核心,『打擊』(Strike)是關鍵字。我已準備好隨時調整計劃,包括執行戰鬥任務」。
此次任務將有約2100名英國軍事人員參與,搭載24架F-35B戰鬥機、T-150 Malloy與數量未公開的Puma無人機、反潛直升機、反潛護衛艦及一艘機敏級潛艇。布萊克摩爾准將表示,此部署將向歐洲的對手發出強烈訊號:「這展示我們的實力,向盟友提供保障,也警告任何試圖在全球舞台製造混亂的對手,英國航母打擊群具備可信的戰鬥能力」。
"Here I am, I am now the captain"🥲🗣️
— BFBS Forces News (@ForcesNews) April 22, 2025
HMS Prince of Wales is set to depart Portsmouth today, leading an international Carrier Strike Group for an eight-month mission to the Indo-Pacific.
Commanding Officer Captain Will Blackett spoke about the "surreal" moment📺👇 pic.twitter.com/y6cj4ovLu0
布萊克摩爾准將強調,此行響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求英國在歐洲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呼籲,「我們是少數能召集眾多國際夥伴的國家之一,這本身就是一種擔當的展示。與英國一同部署的13個國家中,9個是北約(NATO)盟友,另4個是北約夥伴。這顯示了我們的實力與意圖,作為北約中的歐洲領先國家,我們願意在必要時帶頭,並與美國並肩,甚至在需要時替美國承擔責任」。
與此同時,英國首相施凱爾(Sir Keir Starmer)當地時間周二(22日)接待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二人預計將參觀一處軍事基地,觀看英紐兩國人員為烏克蘭部隊進行訓練,作為英國「Interflex行動」的一部分。施凱爾還將宣布與紐西蘭公司SYOS Aerospace達成價值3000萬英鎊(約台幣13兆元)的無人機交易,該公司在漢普郡設有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