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周二(22日)獨家披露,中國政府近日向日本首相石破茂遞送親筆信函,呼籲兩國聯手應對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高關稅政策。
消息人士透露,這封親筆信由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署名,透過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遞交,盼能聯合日本對抗美國近期的保護主義貿易措施。中國此舉被視為試圖拉攏日本,共同抵禦川普政府的貿易壓力。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先前揚言將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達145%的對等關稅,中國則以125%的報復性關稅回應,雙方貿易衝突持續升級,但周三(23日)川普態度轉為軟化,似乎有意再進行調整。中方在信函中強調自由開放貿易的重要性,並試圖構建國際聯盟,以對抗美國的單邊主義。然而,日本政府對中國的動機保持高度警惕。一名日本外務省高官表示:「中國試圖將自己塑造成自由貿易捍衛者,但其貿易政策與事實不符」。
日本長期以來支持自由貿易體制,並對中國的非市場經濟行為持批評態度。面對中國的合作邀請,日本政府正謹慎應對。一方面,日本不願與中國過於靠近,以免損害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另一方面,川普的高關稅政策也對日本經濟構成威脅,特別是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可能尋求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通過多邊框架如世界貿易組織(WTO)來應對貿易爭端,而非直接與中國結盟。
中國表態拉攏日本,反映其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孤立處境。近年來,中國試圖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平台,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經濟聯繫,以抵消美國的壓力。對日本而言,中國的提議雖具吸引力,但其國內對中國的戒心以及與美國的戰略聯盟,使其難以輕易響應。
東京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田中明彥認為:「日本需要在中美之間找出微妙的平衡點。與中國合作可能有助於緩解關稅壓力,但過於親近中國可能引發美國的不滿」。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趙通則認為,中國此舉是「以退為進」,通過展示開放姿態來分化美國的盟友陣營。
隨著川普政府保護主義政策的持續推進,中日之間的對話可能進一步加深。然而,日本政府內部對是否與中國聯手應對美國仍存分歧。未來幾個月,中日高層是否會就此議題展開正式磋商,將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