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太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今(24日)舉辦首次針對投資機構與媒體的說明暨參訪活動,詳細介紹植物新藥的全球趨勢、國際市場變化以及台灣的發展現況。博太生醫強調,在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轉型和綠色轉型,以及中美貿易衝突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必須重新構建,而台灣除了半導體產業外,還需拓展更多具有軟實力的創新動能,生技醫療產業被視為未來的關鍵戰略領域,而台灣在植物新藥領域已領先整個亞洲,全球第三支成功獲得藥證的植物新藥就是出自台灣,因此台灣在植物新藥的專業話語權上具備優勢,其中,博太生醫開創了全球首款應用於失智症的植物新藥,並已完成美國FDA核准的臨床二期(IIa)試驗,正積極推進至二期後段(IIb)。
根據博太生醫的分析,植物新藥發展受阻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產業界的刻板印象、資訊不對稱、錯誤認知的蔓延,以及缺乏統整能力和完整市場佈局,這些都讓植物新藥企業面臨重重困難。不過,全球醫療趨勢正進入一個強調自然來源、多元療法及AI技術應用加速新藥研發的嶄新階段,市場也迎來更快的效能與發展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博太生醫勇於迎接挑戰,專注於植物新藥與失智症這兩大課題,這是基於對全球趨勢的深入洞察和長期市場研究的結果。
博太生醫指出,全球藥品開發的主流領域,如小分子藥物與專一性單株抗體,已被跨國藥廠高度壟斷,中小型生技公司則有資金和技術的門檻需要面對。而植物藥的開發需要結合農業、藥理學、法規以及文化背景,進展相對緩慢,這正是台灣科技農業的強項延伸出的創新領域。透過農業科技匯入GACP、標準化、AI技術及生產技術,將傳統本草提升至國際規格的新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在植物新藥領域已領先整個亞洲,全球第三支成功獲得藥證的植物新藥就是出自台灣,因此台灣在植物新藥的專業話語權上具備優勢。
博太生醫進一步解釋,植物新藥不同於小分子藥物或其他化學藥物,其多靶點的特性使其在解決慢性病及多因素複雜疾病方面具有顯著成效,其中阿茲海默症是博太生醫目前全力研發的重點。根據統計,預計到2050年,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將突破1.5億人,年支出將達數千億美元,這一病症可能會對國家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阿茲海默症被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
博太生醫開創了全球首款應用於失智症的植物新藥,並已完成美國FDA核准的臨床二期(IIa)試驗,正積極推進至二期後段(IIb)。此外,博太還成功拓展至其他腦部及老化相關疾病的適應症,包括糖尿病足潰瘍及癌症放療引起的皮膚損傷,相關產品已完成臨床試驗並獲得國內二類醫材的核準,後續正積極規劃國際上市調查展現平台式新藥開發的可擴展性與臨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