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前線戰火不斷,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戰爭即將結束。對壕溝中的烏克蘭士兵而言,和平談判遙不可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提出「領土交換」構想,更引發前線堅守每一寸陣地部隊的困惑與反感。許多人認為,即使談判達成共識,也頂多換來短暫停火,俄軍終將重整旗鼓再度進攻。一名火炮群指揮官說:「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沒有退路。」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頓內茨克州(Donetsk)一處地堡裡,每當附近傳來爆炸聲,天花板就會落下塵土,鋪在牆上的黑色塑膠布也會鬆脫滑落。駐守於此的烏克蘭士兵說,和平談判遙不可及,也不太可能結束這場戰爭。俄軍的各類武器從滑翔炸彈到砲彈不時在頭頂轟鳴,迫使他們長時間待在地下,只有在發射壕溝旁埋設的M777榴彈砲時才會出來。
外交斡旋的和平努力與戰場距離之遠,使許多士兵懷疑是否能帶來結果。他們的懷疑源於數月來對美方「迅速結束戰爭」承諾落空的感受。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暗示可能會進行某種「領土交換」,媒體報導則稱,這將包括烏軍撤出他們多年來在頓內茨克防守的每一寸陣地,此舉在士兵間引發困惑與反感。
少有人相信當前的談判能終結戰爭。更多人認為,這頂多換來短暫的停火,隨後俄羅斯會以更大火力重啟攻勢。
第148旅士兵洛維尼烏科夫(Dmytro Loviniukov)說:「最低限度的結果也只是停止激烈戰鬥,那才算是某種協議的第一個跡象。眼下並沒有發生這種事。而在談判進行的同時,他們(俄軍)只是持續加強前線的陣地。」
漫長戰爭 喘息無望
在某處火砲陣地,話題時常轉向家鄉。許多烏軍士兵是在全面入侵的頭幾天加入部隊,離開原本的平民工作。有些人以為服役時間不會太久,也有人根本沒想過未來,因為那時「未來」根本不存在。
數年以來,許多人戰死,倖存者則進入艱苦作戰的第四年,早已遠離過去熟悉的日常。隨著動員陷入困境、戰爭拖得比預期久得多,烏軍苦於招募新兵,前線無人可替。
部隊若在不補充人手的情況下讓老兵退役,將冒著防線崩潰的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士兵們等待著哪怕一絲停火的可能。第148旅代號「布朗森」(Bronson)的士兵曾是紋身師,他說,5月俄烏在伊斯坦堡直接談判時,部隊曾抱持謹慎的希望。
數月後,這份希望被黑色幽默取代。據報川普曾給普丁一個最後期限,但隨著阿拉斯加峰會成為焦點,這個期限已經被擱到一旁。在期限前夕,俄軍連續數小時幾乎每分鐘開砲一次,士兵們打趣說:「因為期限快到了,他們才打得這麼猛。」火砲群指揮官洛維尼烏科夫說:「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沒有退路。我們站在這裡是因為沒有選擇。沒有人會替我們來守。」
全力演練 備戰未來
在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以北、接近頓內茨克州的地區,戰鬥正朝著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推進,這裡已成為戰鬥的核心地帶。這座原本約有6萬人口的城市已遭俄軍數月持續攻擊。俄軍在當地形成包圍,雖然烏軍仍守住市區,巷戰尚未開始,但幾乎每天都有俄軍破壞小組潛入城內的消息傳出,軍方則稱已將其殲滅。
斯巴達旅(Spartan brigade)的烏軍士兵在此全力進行演練,磨練未來在波克羅夫斯克戰場上的技能。訓練場距前線僅45公里,地形刻意模擬真實作戰環境,甚至連地貌都極力還原。狹長的樹林隔開一望無際的向日葵花田,直到下一道林線才出現。
35歲、代號「科姆拉德」(Komrad)的士兵是近期才入伍的,他坦言並不抱戰爭會很快結束的幻想。他說:「我的動力就是,根本沒有退路。既然在軍中,就必須戰鬥。我們在這裡,就得掩護戰友。」
停火不等於和平
「達文西之狼」(Da Vinci Wolves)營隸屬第59旅,其指揮官費利莫諾夫(Serhii Filimonov)認為戰爭的終點遙不可及,當前的新聞也無法改變他在波克羅夫斯克周邊為部隊籌措資源的艱辛。
他在野戰指揮所說:「我們正為一場持久戰做準備。我們沒有幻想俄羅斯會停手。可能會有停火,但不會有和平。」費利莫諾夫認為,近期有關領土交換或簽署協議的討論,頂多是暫時的權宜之計。
他說:「俄羅斯不會放棄奪取整個烏克蘭的目標,他們還會再攻擊。最大問題是我們能獲得什麼安全保障,以及如何按下暫停鍵。」
第68旅代號「米爾切」(Mirche)的士兵說,每逢新一輪談判,波克羅夫斯克周邊的戰事就會加劇,那是俄軍今年夏季攻勢的關鍵目標。他說:「一旦開始談判,前線情況就會變得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