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洩密案 美司法部長撤銷拜登時期禁傳喚記者規定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近日撤銷拜登政府時期對媒體記者的保護措施,恢復司法部在刑事洩密調查中傳喚記者、調閱通聯紀錄的權限。WQAD News 8 YouTube頻道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近日撤銷拜登政府時期對媒體記者的保護措施,恢復司法部在刑事洩密調查中傳喚記者、調閱通聯紀錄的權限。WQAD News 8 YouTube頻道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近日撤銷拜登(Joe Biden)政府時期對媒體記者的保護措施,恢復司法部在刑事洩密調查中傳喚記者、調閱通聯紀錄的權限。她在一份關於洩密調查的備忘錄中強調,洩密者的行為「近乎叛國」。

綜合英國《衛報》、美國Axios新聞網報導,邦迪的備忘錄最先由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一名記者在X平台上揭露。備忘錄中,邦迪正式撤回前任司法部長加蘭(Merrick Garland)所制定、禁止在洩密調查中向媒體索取資料或強迫記者作證的政策。拜登政府曾規定,司法部不得對記者發出傳票、要求交出採訪資料,以保障新聞自由。

備忘錄指出,任何為了「個人圖利、破壞美國外交政策、國家安全與政府效能」而將敏感資訊洩漏給媒體的聯邦員工,這種行為「可被視為叛國」。邦迪批評近期政府內部接連出現洩密,「這種行為是非法且錯誤,必須被制止。」備忘錄指出,司法部「不會容忍任何破壞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政策、加害政府機構、傷害美國人民的洩密行為」。

邦迪在備忘錄中強調,她已認定「有必要撤銷加蘭禁止司法部向媒體索取資料、強迫作證的政策,如此才能追查並懲罰洩密者。」

不過,邦迪也表示,司法部在調查記者時仍會有一定的保護程序,將「限制使用強制法律手段」調閱媒體資料,並承認「自由與獨立的新聞媒體對民主運作至關重要」。根據新政策,邦迪規定,未來若要質問或逮捕記者,必須經過司法部長本人批准。

邦迪指出,是否對記者發出傳票,將依據「是否有充分理由相信確實涉及犯罪,且相關資訊對成功起訴至關重要」作為判斷標準。她補充,檢察官在向記者發出傳票前,必須已「用盡一切合理手段從其他來源取得資料」,並與涉案記者進行充分協商。但邦迪也暗示,如果案件涉及國安威脅,某些例外情況可能適用。

邦迪的辦公室正著手調查至少三起疑似洩密事件。這些案件由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23日轉交司法部。加巴德上個月曾在X平台上表示,情報界內部有人將有關以色列與伊朗的資訊洩漏給《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但她沒有具體說明是哪篇報導或涉及哪些記者。加巴德將洩密者形容為「深層政府的罪犯」,並指控這些人「帶有政治目的,意圖破壞川普總統的政策推動。」

國防部近來接連爆出洩密醜聞,相關報導形容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疑心病重、愛慕虛榮,且對敏感資訊處理草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還曾報導,赫格塞斯在五角大廈內設置一間個人化妝間。

這些事件發生期間,已有四名五角大廈官員被開除或自行離職,儘管他們否認有不當行為。

邦迪此次發出新備忘錄,正值川普重返白宮後不對升高對新聞媒體的攻擊。川普一貫將記者貼上「人民的敵人」標籤。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