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迄今已舉行三輪間接核談判,雙方預計下周再召開新一輪會談。希望在波斯灣國家阿曼斡旋下達成協議,阻止德黑蘭取得核武,同時解除華府對伊朗的嚴厲經濟制裁。儘管美伊兩國外交破冰,但伊朗宿敵以色列依然強硬,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7日再次呼籲,伊朗必須徹底拆除所有核基礎設施,強調這才算是「好協議」。
路透報導,本周稍早在羅馬舉行會談後,阿曼方面表示,美伊正推動一項協議,讓德黑蘭「完全擺脫」核武與制裁,但同時「保有發展和平用途核能的能力」。
納坦雅胡表示,唯一的「好協議」應當是移除伊朗「所有核基礎設施」,類似2003年利比亞與西方達成的協議,當時利比亞放棄核子、化學、生物與飛彈計劃。
路透19日曾援引一名以色列官員及兩名知情人士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告訴納坦雅胡,美方目前不願支持此類行動,以色列並未排除在未來數月內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
納坦雅胡27日晚間在耶路撒冷發言時表示,他已向川普表明,任何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也應防止德黑蘭發展彈道飛彈。
一名伊朗官員本月告訴路透,德黑蘭認為其飛彈計劃是美伊談判中的主要爭議點。
2024年4月與同年10月,在以色列擊殺多名伊朗將領及伊朗支持的代理人組織幹部後,伊朗曾以無人機、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兩度攻擊以色列。
納坦雅胡在猶太新聞聯盟(Jewish News Syndicate)主辦的一場會議上說道:「我們與美國保持密切聯繫,但我已經說過,無論如何,伊朗都不會擁有核武器。」
此外,根據《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納坦雅胡還透露,去年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垮台前夕,伊朗曾試圖打算派遣「一到兩個空降師」協助這位敘利亞獨裁者。納坦雅胡說:「我們出手攔下了。我們派出幾架F-16戰機,攔截那些正飛往大馬士革(Damascus)的伊朗軍機。」他表示:「最後他們掉頭返航。」不過,納坦雅胡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即便阿塞德政權已垮台,以色列仍對敘利亞局勢保持高度警戒,並對沙拉(Ahmed al-Sharaa)領導的伊斯蘭主義新政府極不信任。
在阿薩德政權垮台隔天,以色列即派遣部隊進入聯合國巡邏的緩衝區,該區位於具戰略意義的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分隔以色列與敘利亞軍隊。此後,以軍持續駐紮於當地。